焦搏文 王帆
花子村種植的辣椒。(花子村供圖)
8月,蟬聲陣陣。
山西興縣花子村“七寸紅”辣椒種植基地,果實掛滿了枝。再過一個月,近20萬斤線椒將褪綠變紅,靜靜等待采摘季的到來。
“今年的六十畝線椒大部分是在果樹里間種的,沒想到長勢這么好!”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亞軍自信地說,不僅收成好,銷路也不愁。村里聯(lián)系了忻州的農(nóng)產(chǎn)品公司,采摘后統(tǒng)一銷售,預計收益在30萬元左右。
然而,這樣的好收成卻來的并不容易。
“前些年,村里好多壯勞力都外出務(wù)工了,大棚里的雜草能長到半人多高,單打獨斗根本不行,沒人在大棚里謀光景?!?7歲的花子村黨支部書記李白作回憶昔日大棚之困說。
2018年,借著縣里發(fā)展合作社的政策東風,村黨支部帶頭吹號子,將150畝大棚用地從百姓手中流轉(zhuǎn)出來,準備以黨建+合作社+農(nóng)戶的方式種植果木和蔬菜,大干一場。但因為遠景效益不明朗,村里響應(yīng)者寥寥。
“一定要打好這場翻身仗,花子村不能一直窮下去?!崩顏嗆娬f,為動員村民參加,村“兩委”、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一家一戶講政策、談優(yōu)勢、話前景。
耐心細致的動員吸引了不少人,合作社成立那天,一共吸納了342戶1160人入股。
選好苗是大棚效益的關(guān)鍵。村黨支部牽頭向省農(nóng)科院購置了成熟期不同的十個葡萄品種種苗和紅瑪瑙櫻桃苗,當年就種了三千株櫻桃和兩萬株葡萄。2019年又加種了玉露香梨。因為果樹生長周期內(nèi)無法盈利,村里就在果木林下間種辣椒、西紅柿。
“第一年集體經(jīng)濟就收入了10萬多元”,李白作說,“俺這心里比吃了蜜還甜?!?/font>
花子村的大棚里櫻桃樹和辣椒間種。(花子村供圖)
“村民可以通過土地流轉(zhuǎn)、參與務(wù)工、入股分紅三個渠道分享大棚的收益。只要踏實肯干,大伙的腰包肯定能鼓起來?!崩顏嗆娬f。
大棚帶來的收益實實在在。
因病致貧的牛玉堂夫婦,通過土地流轉(zhuǎn)夫妻倆每年能收入840元,開春種植、夏季鋤草、秋季采摘,這些零工收入一年加起來能有1萬多元。“在村里就能打工賺錢!”63歲的牛玉堂直呼想不到。
同樣因病致貧的范乃平這次沒像往常一樣剛過春節(jié)就外出務(wù)工,大棚種植發(fā)展起來以后,夫妻倆一起到大棚務(wù)工,不耽誤種地,每年還能賺上幾千元。
貧困戶劉志明看到合作總社辣椒種植的前景好,今年在自己的地里也全部種上了辣椒,搭上了致富“快車”,預計今年就能有2萬多元的收益。
……
2019年,村里黨員義務(wù)采摘辣椒歸來。(花子村供圖)
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從困頓不堪到整村脫貧,從被動輸血到自我造血,花子村拿出了一張對接市場、產(chǎn)業(yè)致富的良方!
“等大棚里的櫻桃、葡萄和玉露香梨到了盛產(chǎn)期,我們還要發(fā)展采摘旅游,日子還會更紅火!”李白作對未來信心十足。
8 b' k# F/ c3 Z( y+ D S- ?7 j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www.yisouxsb.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