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D" e2 i$ v 10月-12月,中方專家同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團隊舉行了4次視頻會議,交流全球新冠病毒溯源進展和聯(lián)合溯源工作方法。 % C( n; V0 D9 [; g/ Y$ p, ]' a [3 Y ! W! i9 H' Y- X- j 2021年+ E2 J% o! f- x* w4 _
8 y9 m/ n1 n1 \& d 1月-2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組與中國專家組成聯(lián)合專家組(專家信息附后),按照前期制訂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召集的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工作任務書,開展中國部分工作。 " u( m$ n1 c% L D% Z, S. a 3 Y: A+ W: m1 _ A$ v1 M8 C* z5 W/ ~ ?。?lián)合專家組人員信息) ! W& U. [2 E4 \" q0 W' \+ e/ N 5 e& `/ ^# `( g5 O0 |, p3 i 國際專家、觀察員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團隊成員名單! l) a2 A: G) m8 s8 w- b3 E
g4 o* ]! u, e1 X+ f+ y+ v" T
組長 7 a1 S6 d: n& `& ?! y- i 8 h, W6 @( ~5 o Peter Ben Embarek 世界衛(wèi)生組織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司監(jiān)測營養(yǎng)狀況及食品安全事件部門科學家# R/ o$ c$ C0 o* e4 [# o6 X
* H. x3 F! r7 p0 G% o
流行病學組 7 K* L9 }* B* ?, c ) n" {' o& i$ j Thea K Fischer* 丹麥Hillerd Nordsjllands 大學醫(yī)院臨床研究主任 : R: G- a% f% V' D ) J3 e4 y3 q. M* F1 |/ G4 K" x Dominic Dwyer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衛(wèi)生病理學全省服務主任,新南威爾士衛(wèi)生病理學臨床病理學和醫(yī)學研究所所長,威斯特米德醫(yī)院5 c8 p% H7 Q4 S, j
; w9 K+ \6 I# h. V& L/ V% [
Farag Elmoubasher 卡塔爾公共衛(wèi)生部公共衛(wèi)生司傳染病控制規(guī)劃代理主任(遠程參加)0 a: R, L; ?! Y3 D: O& ^
$ p) R' M8 Z) I John Watson 英國英格蘭公共衛(wèi)生顧問 - m& I. p& v0 z2 }% R% V * Z6 B; L6 p2 W, m Marion Koopmans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yī)學中心病毒科學科主任 4 J' A" `+ D# @' j- e& P9 O/ a! Q7 k z5 b9 l; h
分子流行病學組 3 O1 r6 a7 m a - y9 z0 Y+ R0 B4 b/ f Marion Koopmans*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醫(yī)學中心病毒科學科主任/ @3 |. C% P2 Q+ c, H+ O$ @* \. ~
8 f: h O4 ~: W5 u, x! m4 E0 V Fabian Leendertz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遠程參加)/ O2 s9 u4 {; g4 m+ e
! i6 o5 t. y+ [, l
David Hayman 新西蘭梅西大學分子流行病學和公共衛(wèi)生實驗室聯(lián)席主任,北帕默斯頓(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合作中心)(遠程參加)* W4 \$ p# J9 E( M8 @: O: d
, e& H' Y" ]2 o1 m 動物與環(huán)境組 : C/ y8 I' L2 R$ N# |) P" H- {( g2 w8 z& l- m
Peter Daszak* 美國生態(tài)健康聯(lián)盟主席兼首席科學家 + d1 Q4 W8 D8 s, T! n5 p' H j7 }3 O - F( t, b( F% h! ?: R5 z- s Vladimir Dedkov 俄羅斯巴斯德研究所主管研究副所長、流行病學部主任 5 H- u- A. V) m, k4 e8 C6 U3 Z / v1 x6 X0 B! w0 ~. ~/ C Ken Maeda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獸醫(yī)科學部主任7 M' V+ y" ~% ?5 B3 j) ]9 m
9 L4 }) A, A* K2 A* J
Hung Nguyen-Viet 肯尼亞國際家畜研究所(ILRI)動物和人類健康項目聯(lián)席主管 % f+ M0 c' D4 U+ f& d, o0 t6 m- |
Keith Hamilton 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科技司(國際獸醫(yī)局,OIE) , ?$ A5 K/ [. K E3 a8 c' V, F5 z: j" p9 @5 U1 k* I0 W" o
觀察員 5 D) o, `2 A' L2 U ( b& Q6 l; Z( @( C0 T/ d Sophie von Dobschuetz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畜牧生產和衛(wèi)生司 2 m( S- e- K8 C) w " {3 t7 i+ y4 D* A3 z( U4 d7 I3 ` Junxia Song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動物健康服務部門$ Y+ o' j6 Q# j* x! d; a
- S# |8 ?0 |" H$ W2 y7 W3 `) Y 世界衛(wèi)生組織團隊# y0 F' X/ r' t" p5 V
/ f! ?0 T1 [ u# W! h Pat Drury 世界衛(wèi)生組織COVID-19副事件主管/全球疫情預警及應對網絡(GOARN)和全球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人力應急主管 : ^% @ _1 \; A ) G/ L* ]8 F7 S4 H Li Jian 世界衛(wèi)生組織戰(zhàn)略衛(wèi)生行動、突發(fā)事件應對部門應急行動中心技術官員+ w0 K& ~: |2 n3 R" [
( U. \9 c: Y8 M Lisa Scheuermann 世界衛(wèi)生組織衛(wèi)生安全防范、突發(fā)事件防范部門《國際衛(wèi)生條例》人畜界面技術官員6 l. T& m' I. m& {3 E1 o. R
" @( Y% K" ~+ y$ T' P; U. t 2月9日,聯(lián)合專家組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召集的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工作主要研究成果。流行病學組通過分析廣泛的監(jiān)測數據發(fā)現(xiàn)武漢疫情早于湖北省其他地區(qū)。10月、11月武漢不太可能發(fā)生一定規(guī)模的SARS-CoV-2感染疫情。接觸生肉或者皮毛動物的流行病學參數未提示明顯病例聚集情況。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蝙蝠和穿山甲中發(fā)現(xiàn)了與SARS-CoV-2關系最密切的冠狀病毒,但尚不足以證明其為新冠直接祖先,此外水貂和貓對SARS-CoV-2的高度易感說明其他動物也可以是潛在貯主。在武漢疫情初期已經存在病毒多樣性,存在華南海鮮市場病例以外的傳播鏈。此外通過分析共祖時間,疫情較可能出現(xiàn)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之間;動物與環(huán)境組對華南海鮮市場動物產品的廣泛采樣和檢測未發(fā)現(xiàn)動物感染痕跡,對全國野生動物家畜家禽樣本檢測未發(fā)現(xiàn)陽性。華南海鮮市場病毒的引入可能通過感染者、受感染動物和受污染產品,武漢其他市場以及華南海鮮市場的上下游供應鏈上均未發(fā)現(xiàn)病毒在動物中傳播的證據。對冷鏈的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可通過冷鏈產品遠距離傳播。4 D9 P5 o: R) r3 [5 j
" P3 i/ `; O% S* }4 _2 K 聯(lián)合專家組對新冠病毒引入人類的四種不同路徑的可能性評估結果為: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被視為一種從可能到比較可能的路徑,通過中間宿主引入被視為一種從比較可能到非??赡艿穆窂?,通過冷鏈/食品鏈產品引入被視為一種可能的途徑,通過實驗室事故引入被視為極不可能的途徑。% h n% D+ n* I, U; S7 Z* p! d
! Y- r( q9 Y( U, x
2月10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離境。' d6 a. y9 k* n/ L2 n- v6 ~
& j+ Z. N2 C/ O" I+ |8 V. y5 w
3月30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召開成員國信息通報會和新聞發(fā)布會,通報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國部分工作有關情況,并上傳《世界衛(wèi)生組織召集的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 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聯(lián)合研究報告》至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網。; u5 c; ^. x$ r! M( x4 W5 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