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19-1-1 11:05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夏夜暖風(fēng) 于 2019-1-1 15:31 編輯 六十年的思念與牽掛 自我介紹:王明祥 1959年畢業(yè)于厲山中學(xué)。 厲山,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 |
![]() ![]() ![]()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豫南楚民 發(fā)表于 2019-1-7 17:21 沒有經(jīng)歷過如此考驗的朋友可能會想,不就是上山燒個炭嗎?有那么夸張嗎? 我講一下當(dāng)時的四個條件: 一、這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干的卻是一個壯勞力干的活; 二、我們是在半饑餓狀態(tài)下完成工作的,糧食定量,記得老師每天是8兩糧食,學(xué)生是一斤。副食是青菜、腌菜、自制腐乳等。早上吃的兩碗粥,掄起大斧砍不了幾棵樹就饑腸轆轆了; 三、更有甚者是,還要把自己燒的炭運出大山。柳條作繩,木棍當(dāng)扁擔(dān),走在一條山腳小路上,每人都要擔(dān)幾十上百斤的擔(dān)子,不能換肩,累了也不能隨便放下休息,必須硬撐著,因為你一放下,后邊的同學(xué)也必須陪你放下。 四、到了封江口,又是每人一碗稀飯加一盤水炒紅莧菜。也許是餓極了,但也許是太累了,太熱了,我吃下肚就吐了。怎么辦?到學(xué)校還有那麼長的路要走?。∥彝蝗幌肫痣x家時母親給我的5角錢,并反復(fù)叮囑我說:“不要舍不得花,應(yīng)急時一定要用啊。”我想,這也許就是母親說的應(yīng)急吧。我狠著心,五角錢全花了,買了一塊“大頭菜”,(這個咸菜不要票證)我把它一口一口的嚼爛咽下去,才止住了一陣陣的惡心,也有了一點力氣。 下雨了,大雨。我們冒著大雨出發(fā)了,沒有雨具,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不能不走啊。 六十年了,直到今天,稀飯加莧菜還是我的禁忌,碰不得! 這就是我少年時期銘刻在骨子的記憶,會忘嗎?! 至于是否“觸及靈魂”那就要看個人的體會了。我覺得這就是一次觸及靈魂思想的洗禮。 小時候,在我們那有一句世代相傳的民諺:“三代不讀書,放出來是一窩豬。”通過這次思想的洗禮,讓我對這句民諺的理解更加清晰了。 沒有文化,欠缺知識,你,永遠(yuǎn)打不開,沖不破那個貧窮的“牢籠”。 |
一段 刻骨銘心的記憶、一段觸及靈魂的經(jīng)歷。 |
這文章寫得好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師恩難忘,一生牽肚腸!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山高風(fēng)清 發(fā)表于 2019-1-1 17:05 謝謝你的支持與關(guān)注 ![]() ![]() |
非常好!??!贊!贊!贊!贊!贊!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