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起風生 于 2018-10-23 15:56 編輯
1.png (1.34 MB, 下載次數(shù): 142)
下載附件
2018-10-23 09:33 上傳
深秋時節(jié),隨城白云大道南段兩旁的銀杏樹葉開始變黃,將道路裝點成一條“黃金大道”。(隨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 徐斌 攝)
資料鏈接: 隨州銀杏,湖北省隨州市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資料圖
隨州銀杏,落葉喬木植物,葉扇形,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單性,雌雄異株,5月開花,10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在隨州本地人又叫它白果,是現(xiàn)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植物學家常把銀杏與恐龍相提并論,并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銀杏屬于干果類,在諸多的干果中,銀杏的經(jīng)濟價值排名第三。隨州銀杏色澤潔白,種仁質地細膩,黏糯清香,略有苦感。  資料圖
2014年10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隨州銀杏”實施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
歷史淵源 隨州銀杏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擁有千歲以上的銀杏樹308株,百歲以上的1.7萬多株。 隨州市曾都區(qū)洛陽鎮(zhèn)被譽為“華夏古銀杏之都”,以洛陽鎮(zhèn)為核心的十四個鄉(xiāng)鎮(zhèn)保存了大量的古銀杏資源。被湖北省政府批準為“洛陽銀杏自然保護小區(qū)”,保護小區(qū)內(nèi)有千年以上古銀杏樹388株,百年以上古銀杏樹17600株,采葉型苗圃基地1.1萬畝。 2004年隨州銀杏林被國家列入“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名錄”,形成了獨特的古銀杏群落。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古銀杏樹群落。
生產(chǎn)情況 2015年,隨州市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年產(chǎn)銀杏葉2000多噸、銀杏果5000多噸,產(chǎn)值8000多萬元。
產(chǎn)品榮譽 2014年10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隨州銀杏”實施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  白果炒雞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