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寧寧 于 2020-3-1 13:39 編輯
湖北新興全力 抗疫最前線,上陣親兄弟 供稿:張楠 “你不上,我不上,防疫工作還怎么做?”“要是村上需要志愿者,一定要跟我打電話!”這是湖北新興全力鑄造黨支部程品洋和程品科春節(jié)回到柳林后的第一句話,44歲的程品科和58歲的程品洋都是柳林人,而且是一對親兄弟,當疫情防控的集結號吹響后,兄弟倆積極響應,主動請纓,一同投身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面對疫情,他們是“疫”往直前的“逆行者”。2月20日,隨縣發(fā)布顯示柳林鎮(zhèn)確診15例,其中大堰角村確診3例,在如此嚴重的疫情下,作為黨員的程品洋毅然選擇了“逆行”,在柳林街道開啟抗疫之行,三天后,預備黨員程品科也在大堰角村“啟程”抗疫,他們用疫往直前的決心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疫墻,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100米,將最美的身影留在了抗疫的第一線。 面對疫情,他們是耐心細致的“監(jiān)督員”?!澳?,現(xiàn)在是疫情的關鍵期”,“有沒有通行證啊”,兄弟倆把街道口和村口視為“戰(zhàn)斗堡壘”,面對出行群眾,他們總是先講政策,后談形勢,既當執(zhí)勤的“監(jiān)督員”,又當防疫的“宣傳員”,真正做到防控不留余地,宣傳不留死角,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卡,助力村鎮(zhèn)構建群防群治疫情防控的“封鎖網(wǎng)”。 面對疫情,他們是無所不能的“服務員”。“三叔,需要采購腰椎的藥和一袋面條”,“你不要急,馬上送你們去看病。”由于兄弟倆都在抗疫的最前線,所以這就是他們平時的縮影。程品科負責的區(qū)域,有200多戶人家,部分村民由于沒有智能機,生活物資采購困難,程品科得知情況后,上門登記,親自將物資送到家中。無論風雨、嚴寒,他們始終堅守在群眾需要的“陣地上”,生動詮釋了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我是黨員,我必須上;疫情不退,我不后退。兄弟倆都表示會繼續(xù)堅守志愿崗位,努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自己的“螢火之光”照亮抗疫的“陰霾之路”,在抗疫的最前線,書寫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