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苯鹎锸?,“本真課堂”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語文教學實踐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10月18日至22日,草店鎮(zhèn)中心學校李校長帶領羅莉老師和我去北京參加會議。懷揣著對京城的向往,對美好教育的渴望,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名教師到“北京市海淀豐臺區(qū)實驗小學”一起品味語文的潤澤香甜,一起領略名師的風采,一起享受這場視聽盛宴。
本次研討會重點研討如何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有機融合起來,研究當下語文課程建設,同時大力推進兒童閱讀,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張立軍、武鳳霞、周益民、張學偉等全國知名專家,張海濱、鐘海紅、牛松瑾等青年名師,在此次研討會作課或作專題報告。 會上,我們有幸聆聽了王芳老師執(zhí)教的《詠華山》;北京教育科學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濱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習作課《我希望......》;江蘇省無錫市教育集團總校長武鳳霞執(zhí)教的六年級《愛之鏈》;湖南湘潭市岳塘區(qū)副校長鐘海紅執(zhí)教的五年級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全國著名教師周益民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最新設計展示課》;豐臺區(qū)語文學科“青年新秀”牛松瑾老師執(zhí)教的六年級專題總結課《我是演說家》;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導師張學偉老師執(zhí)教的六年級《螳螂捕蟬》。
其中,北京市海淀區(qū)實驗小學豐臺區(qū)語文骨干教師王芳執(zhí)教二年級古詩《詠華山》受到一致好評。王老師展現(xiàn)了深厚的語文基本功,展現(xiàn)了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和熟練地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語言活潑有趣,能運用多種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簡筆畫式的板書設計精美,符合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張立軍老師執(zhí)教五年級《草原》,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草原》一課的教學中,張老師首先講述自己去內蒙古旅游的所見所聞,并出示了一組當?shù)刈匀伙L光的圖片。“想想當時發(fā)朋友圈,我會寫什么話?”“渲染、馬蹄、天涯……指的是什么?”接著,他介紹了作者老舍,老舍先生從草原美景寫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寫出了蒙漢情深,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感受老舍先生俗白精致的語言風格,學生在聯(lián)想閱讀中發(fā)展著語文思維,在觸景生言后自信的創(chuàng)作。張老師摒棄了以往教學中抓“景美”“情深”的老套路,充分利用“課文”教“語文”,動態(tài)的生成精彩不斷,充分體現(xiàn)了從閱讀到言語實踐的語文教學過程,把教材的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
隨后,張立軍老師做了題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精彩講座。結合《草原》的課例,分享了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借用王芳老師主講的《詠華山》,提倡古詩教學可運用三步:一、畫詩,即教師的簡筆畫讓學生形象化的親近古詩;二、話詩,即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詩意;三、化詩,即學以致用,學生能在適合的場景靈活的說詩句。那么,古詩古文將不再是收藏品,而成為日用品。張老師激情而詩意的語言,獨到而前沿的見解,讓老師們視野開闊,深受啟發(fā)。
張海濱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習作課《我希望......》。課堂上張老師與學生親切的交流,不知不覺間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張老師啟發(fā)學生,“我希望……”不單單指自己的愿望,還可以把自己想成動物、植物,琢磨著他們的內心世界,編織成美麗的童話故事??梢韵氤捎猩?,亦可以想成余生命的。譬如一張紙,它的愿望是想要一張干干凈凈的臉,害怕被人亂涂亂畫。這種想象的發(fā)散,不僅使習作變得簡單,而且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水到渠成。
武鳳霞老師執(zhí)教的六年級《愛之鏈》。課堂上武老師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收獲知識。武老師以“誰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抓住三個人物的故事情節(jié),將整篇課文品析的特別透徹。師生問答與交流之間,學生更多的是思考與感悟,這非??少F!
鐘海紅老師執(zhí)教的五年級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當繪本走進課堂,課堂精彩紛呈!學習繪本不僅感悟的是圖畫本身,更多的是文字字里行間的情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去北京學習,機會難得,收貨甚多。名師扎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駕馭、調控課堂的能力,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富有藝術性的課堂,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縣教研室李家彬主任,為這次北京培訓寫了一首詩:
京都十月秋氣爽,香山紅葉兩相望。
遙寄相思于明月,隨風飛逝回故鄉(xiāng)。
——《北京故宮抒懷》
我非常仰慕李主任的才華,受其感染,冥思苦想之后,便寫一首打油詩:
京城進修相聚歡,傳統(tǒng)文化世代傳。
海淀研討智諫唱,天涯海角情莫忘。
——《京行》
今后,我將以這次學習為契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教學能力,讓自己的課堂更有靈性。(草店鎮(zhèn)中心小學 吳 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