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隨論版主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17-11-23 12:41 |
---|
簽到天數(shù): 456 天 [LV.9]以壇為家II
|
雖然現(xiàn)在是三九天,但是仍然有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冒著嚴寒外出垂釣。
釣魚要下窩誘魚幾乎是常識。但在這寒冬,很多釣友垂釣是不下窩的。他們采用的方法是找魚垂釣,常常收獲要好于下窩誘釣,這又是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在冬季,魚懶得動,不做遠距離游動,誘餌誘魚起窩慢,再者冬季白天時間短,還沒有發(fā)窩,天已經(jīng)黑了。常常打窩釣魚沒什么收獲,而找魚釣反而有意外驚喜。
不下窩找魚垂釣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釣組釣餌要合理。冬季魚大多在水較深的暖水區(qū),如果用五米以下的短手竿,是難以達到魚藏身的位置。要用十米左右的長竿,才比較合適;主線控制在五米左右。釣餌最好用紅蟲。
二是釣場選擇要合適。以水深兩到三米的河道、池塘、岔口為好,岸邊有蘆葦,水中有暗草,這樣的釣場比較適合找魚釣。
三是找什么樣的釣點才有魚。
1、深淺結合部比較合適。深水區(qū)水溫比較高,魚大多處于這樣的位置,而深淺結合部是魚活動覓食的區(qū)域,把餌投送到這里上魚的概率高。
2、水中有暗草的區(qū)域。暗草有的地方密度大,有的地方密度稀,要找水草稀的地方下鉤。如果水草太密,鉤餌下不到底,魚看不的餌,就無法釣到魚。而水草稀的地方,鉤餌可以順利到底,上魚的可能性就大。
3、水中有障礙物的地方。這樣的地方也是藏魚之處,也是試釣之點。
4、釣遠還是釣近一般根據(jù)溫度來定。溫度較高,達到10度左右時,就釣近一點;溫度低,五度以下,就釣遠一點。
5、淺中找深常有意外收獲。當釣點附近水底比較平坦時,如果能找到一個深一點的小坑,即使比其他地方深幾公分,往往會聚很多魚。這樣的地方常常能連上幾條魚。
四是做到三勤。
第一是勤逗。當鉤餌到釣點后,停一分鐘左右,如果沒有魚吃餌,就輕輕引逗一下,再等一等,沒有魚吃再逗逗,如此反復三五次。實在沒有魚就換個點。
第二是勤換位置。當在一個點釣不到魚后,就不要死守這個點了,換個點,那怕僅僅離開原來的點一米,可能就有驚喜。
第三是勤換釣餌。紅蟲的水中泡一段時間后,腥味就會變淡,對魚的誘惑力就會下降。只有勤換餌,才能保持餌的誘魚效果。
20190122_389758_1548121161747.jpg (224.98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19-1-22 09:39 上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