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論壇訊(通訊員:陳李)12月26日,小林支行成功堵截了一起電信詐騙案,保護了客戶的財產安全。 當日上午,一名年近55歲的客戶來到小林支行,一進門就表示:自己需將銀行卡內未到期的錢取出來轉給兒子急用。隨即,大堂值班人員胡志迪指導其填寫匯款單,并審核身份信息。在審核過程中,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該女士需要匯款的收款人姓名與卡號并非其兒子所有,而是另有其人,便立即以核實相關問題為由,向該女士詢問事情發(fā)生的起因和經過。該女士表示,今天上午收到了一個自稱是她兒子的微信好友添加通知,在聊天過程中,對方告訴她要立即將45000元的報名資金轉入一個“農行賬戶”,否則將搶不到“清華大學同武漢輕工大學”合作舉辦的計算機和英語兩門課程的學習培訓資格。因為這位客戶定期存款尚未到期需提前支取,遂來銀行辦理。 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專業(yè)的素養(yǎng),小林支行客戶經理王天春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詐騙案,便耐心勸導客戶先核實事情真?zhèn)?,并協(xié)助客戶與兒子取得聯(lián)系,確認并沒有報名培訓班一事。與此同時,安排專人查詢客戶提供的匯款賬號,經查該賬號正是公安部發(fā)布在網上的涉詐名單賬戶之一。 至此,客戶才恍然大悟,并驚出一身冷汗,原來犯罪分子通過微信假冒該女士的兒子,并與其進行聊天和溝通,待騙取信任后,就以培訓報名為由向其索要金錢。 該行負責人向客戶詳細介紹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特點、類型和慣用手法伎倆,幫助其提升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鑒別能力和防范能力,同時提醒她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相信以任何名義索要各類支付密碼、驗證碼的電話或者短信,以防此類問題再發(fā)生。 近年來,小林農行在防范電信詐騙上積極作為,不斷提高員工思想認識,強化員工培訓和教育,做好內外部宣傳和引導,切實提高群眾的反詐意識和反詐能力,以實際行動守護好客戶的“錢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