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盡歡 于 2021-4-17 22:55 編輯
曾都醫(yī)院“好護士”工程之三:傳幫帶,帶出“比學趕超”新氣象
曾都醫(yī)院以“轉觀念、重培訓、提技能”為目標,以集中培訓、分層級培訓、師帶徒一對一培訓為路徑,形成形式多樣、成效明顯的“傳幫帶”培訓體系,營造了“比學趕超”新氣象。 近日,曾都醫(yī)院一場管理工作坊小組培訓會如期召開,圍繞深靜脈血栓的有關知識點,來自全院各科室的護理人員以集中研學、現(xiàn)場探討等形式進行了集中培訓。 曾都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護士長 欽靜
20210417_224851_014.jpg (121.13 KB, 下載次數(shù): 362)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2 上傳
(工作坊培訓的目的,是讓參加者明白,這個課題的意義以及重要性,讓參加者自己發(fā)掘有關的技巧,增加參加者對課題的興趣引發(fā)參加者,繼續(xù)去研究有關課題) 參加培訓的護理人員表示,在集中研學和現(xiàn)場答問中理清了知識點的脈絡,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這樣的培訓印象深刻。 圍繞“轉觀念、重培訓、提技能”,近年來,曾都醫(yī)院加強全院護理人員??浦R培訓,不斷探索新的培訓模式,集中培訓、分層級培訓、隨師帶徒一對一培訓模式、專題工作坊、跟醫(yī)查房等多種培訓模式組成了多樣性、全覆蓋的培訓矩陣。 醫(yī)院透析中心的張賽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一名護士,如今,他也以這樣的方式傳徒授藝,讓多名剛入門的同事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行家里手。 曾都醫(yī)院透析中心護士 張賽
20210417_224851_015.jpg (193.19 KB, 下載次數(shù): 346)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2 上傳
(在血透室工作7年期間,我一共帶出三個徒弟,我們采取的是一對一帶教的模式,這種模式能夠形象具體的進行操作,能夠使我們的徒弟很快的進入角色)
640.webp.jpg (90.5 KB, 下載次數(shù): 195)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3 上傳
增強護理人員對課題和相關技能的興趣,在實踐中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曾都醫(yī)院護理技能培訓,大家主動成為參與者,專家與學生、老師與徒弟在培訓及工作中互動交流,共同提高,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服務。 在醫(yī)院泌尿外科,一件小改進帶來的大變化,讓入職不到三年的劉夢雨至今記憶猶新。 曾都醫(yī)院泌尿外科護士 劉夢雨
20210417_224851_016.jpg (136.15 KB, 下載次數(shù): 333)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2 上傳
(在工作中我們對于留置針的穿刺,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卡子,如果我們隨意的卡到一個部位之后?;颊邥泻芏嗷匮?,然后我向代教老師反映,我們科室護士長組織我們開會,討論學習,大家查閱資料,最終我們研究出,我們將這個小卡子,卡到我們最接近穿刺點的部位,這樣患者會產(chǎn)生最少的回血,對患者來說是最安全的)
20210417_224851_017.jpg (216.17 KB, 下載次數(shù): 319)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2 上傳
培訓掌握技能,工作轉化提升,以“好護士”工程為紐帶,各樣的“傳幫帶”使科室成為培訓課堂,工作、培訓互為轉化,相得益彰,在全院營造了 “比學趕超”的新氣象。
20210417_224851_018.jpg (249.1 KB, 下載次數(shù): 350)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2 上傳
曾都醫(yī)院護理部主任 李志琴
640.png (233.24 KB, 下載次數(shù): 341)
下載附件
2021-4-17 22:53 上傳
(通過活動的開展,全院護理人員,人人注重學習,強化責任,發(fā)揮優(yōu)勢,人人爭先創(chuàng)優(yōu),懷揣職業(yè)陽光心態(tài),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懂得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面對問題不放棄。并能通過科室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向優(yōu)秀者看齊,以良好的心態(tài)服務于患者,為患者帶來健康和舒適的就醫(yī)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