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里的戰(zhàn)疫故事
* i& a1 P% M* P$ L* r. L' P
, E$ U, c' |1 J在武漢戰(zhàn)疫66天
很多時刻
浙江日報集團天目新聞記者王堅穎
至今難忘
; m; j# w1 [, l. z( u5 S$ h王堅穎:當時一會兒通知我們是坐飛機到武漢,一會兒是坐高鐵。包括集結的地點也換了很多次,最后我們是到合肥轉車。當時有500件行李,包括醫(yī)療物資、個人裝備,所有的醫(yī)療隊員接龍一樣不停地在搬。當時我是蠻感慨的,一起來的很多主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在浙江那都是高級專家,但是那時候就是一群搬運工。
; Q; M$ H8 ~% Z/ E
1月26日凌晨
浙江首批141人援漢醫(yī)療隊抵達武漢
作為唯一的隨隊記者
王堅穎拍攝了初到武漢的這一刻
# ]+ N7 J; D( q0 ?2 s5 n6 r+ g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541.png (714.6 KB, 下載次數(shù): 163)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7 上傳
△很多女醫(yī)生、女護士正在搬運物資; y, l7 K2 c8 b) ?$ f
1 X+ i) B+ F' K9 @) @% S4 R
未知的戰(zhàn)疫
從搬運物資開始
參加過無數(shù)突發(fā)事件的報道
多次在臺風來襲時沖在一線
但那一刻
48歲的王堅穎很茫然
5 k- [' B* D# b* m王堅穎:剛到武漢火車站的時候,那天下著小雨,玻璃窗上水嘩嘩流下來,窗戶上到處都是霧氣。我膽子很大,100個人里面可能比我膽子大的也沒有幾個,但是我當時確實是很緊張,因為不知道怎么辦。
1 G8 z3 y' d* G( B7 P6 Y來不及做任何準備
短兵相接的戰(zhàn)斗開始了
6 T8 p0 y, ~1 Y. k; Z& |6 H
7 a9 j2 N6 b# g a/ ?& C$ x) e* O! m
8 e% Q1 p% U9 `0 C. Z王堅穎:所以我在武漢的時候開始掉眼淚,遇到說話說不下去的情況,首先是從這個病人開始的。
( l9 H g" t2 m7 Q' ^' ~0 [2月12日
武漢第四醫(yī)院古田院區(qū)隔離病房
43床病人肖賢友的搶救
已經持續(xù)了很多天
可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的癥狀仍未消失
2 M: n2 Q6 X; h+ P" l0 d6 X看護他的浙江隊男護士陳玉峰是湖北孝感人
這些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家鄉(xiāng)人的境況
讓他心如刀割
+ d* p, ~, P4 k7 h0 q J `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558.jpg (43.11 KB, 下載次數(shù): 152)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8 上傳
△浙江的護士在鼓勵肖賢友
8 b, x2 U6 Z1 ?& N' D5 ]+ L幾天來
救護小組一刻不敢大意
大家多方聯(lián)系
希望能在金銀潭醫(yī)院找到一個床位
將肖大哥轉過去
1 t/ ^1 c( @/ _8 X+ x3 P: D王堅穎:他當時剛剛搶救過來,第一句話是“我的老婆呢”?他在找他老婆,他寫得很艱難??醋o他的男護士安慰他,馬上就通知他老婆。然后他等了很久,他覺得自己可能熬不過去,他就寫下了第二句話,“我的遺體捐國家”。
+ k2 B) o5 s% i* m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605.jpg (14.52 KB, 下載次數(shù): 196)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8 上傳
△肖賢友的遺書
0 c2 k/ H O7 T1 i( L9 U) J9 z& {這件事像刀子一樣
深深刻在王堅穎的心底
* {% m q( h* ~4 m; v8 V5 m. X& [" Q. [
那天
他在這個病區(qū)跟值了一個完整的夜班
見到了43床病人肖賢友的妻子
! ~8 _. L; }+ z$ Q; H9 y g8 ~$ g王堅穎:我后來見到他老婆了,我們說了很多,包括她求我、問我能不能幫他搞到ICU病房,她說丈夫還很年輕……后來我知道她丈夫是47歲,比我還小一歲,當時真的是非常傷感。一個男人,遇到隨時可能死去的情況,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把我的遺體捐給國家。所以你跟這樣的人交流,你就覺得他們是特別好的武漢人,但是你一個記者,你為了采訪去問他,但是你最后并沒有幫助到他……過了幾天他去世了,我真的很難過。% [, `* _" U) ~$ R( Z3 L
2 u U2 }- h5 [! Q5 X7 P( Y
隔離病房的生離死別
成了王堅穎鏡頭下最殘忍的畫面
& D K l4 | S) p- P) E" z
輾轉多家醫(yī)院拍攝的過程中
! l& r2 O% T9 h6 r$ c
他遇到更多的武漢人
踐行“守城使命”的武漢醫(yī)護人員讓他心疼
0 K& n/ A+ q! [% p2 ~: X7 n+ D
4 L' ^2 h9 t3 o: s- ]王堅穎:在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的腫瘤中心,我遇到一個武漢的護士,叫姚芳芳。她當時眼睛上面都貼了膠布,她個子特別高,1米76,可能衣服不太合適,又生病剛好,她也很疲倦的樣子。她說她睡不著,她姐妹三個都是護士,全都在醫(yī)院里。她說她騙家里人。說你們不要給我打電話,我現(xiàn)在要睡覺了,其實是逃到醫(yī)院來上班。聽到這個我在醫(yī)院里當場就哭了,N95口罩里面到處都是鼻涕。
+ V8 K( J( f# \4 f" l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612.jpg (110.23 KB, 下載次數(shù): 162)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8 上傳
△武漢“守城”護士姚芳芳
. G+ f' N' S f- a: T8 w3 T
從硚口騎車三小時去雷神山工地采訪
返程時體力不支
武漢志愿者的幫助讓他暖心
- U1 H5 i( V3 J$ P王堅穎:我還遇到一個在雷神山工地工作的志愿者,叫鄭勇。我問他,你為什么敢停下來,他說“膽子大才不會被感染”。他車里放著的是一些很勁爆的音樂,堅持一定要把我送到酒店。我怕他物資太少,就從隊里“偷”了一點物資,口罩、防護服,給他送過去了。我說你太不容易了,我怕你裝備太差。所以有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但是這也是我內疚的一個部分。就是因為遇到了那么多可愛的人,但是你做的很少……真的就是這么個感覺。
! c. [% A6 |' d2 n# C0 l$ E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618.png (548.95 KB, 下載次數(shù): 169)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9 上傳
△因為沒有同伴,王堅穎幾乎沒有留下在漢期間的工作照
+ O- l$ R" P3 o$ _0 p王堅穎說
在武漢的每一天
自己都是在被震驚、被感動、被激勵中度過的
- F0 t" l+ ]9 ]7 s# e+ g9 F
除了采訪報道
他還協(xié)助負責浙江醫(yī)療隊的物資接收工作
對接機構、接收分配物資
不讓自己空下來
* u" K: E4 k; }0 |- L
王堅穎:當時是一批批物資過來,接收人是我,蓋了一個公章。這里有好多張,這一張是護目鏡是5100個,這個是杜邦的防護服,是3403件。
0 w- E1 ~! i$ B2 M3 H- w L離開武漢那天
王堅穎把這些自己經手的材料原件
裝進了行李箱帶回了杭州
因為這是舉國同心守望相助的最好見證
4 X" H1 t2 f3 r3 J% q
得知湖北省檔案館征集戰(zhàn)疫物件后8 v! H" B6 A6 K+ ?6 V* p3 a
他把這些文件證明
連同66天里拍攝的珍貴影像素材
都寄到了武漢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630.jpg (127.91 KB, 下載次數(shù): 151)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9 上傳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638.jpg (142.19 KB, 下載次數(shù): 145)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9 上傳
△王堅穎負責的捐贈物資簽收單
7 s# z _! T# g: G# }王堅穎:這個是一個求援信,這個簽名是浙江省衛(wèi)健委副主任曹啟峰2月5號的時候簽的名。給慈善組織一個最急需物資的一個說明。1萬個醫(yī)療n95口罩,1000個護目鏡,1萬件防護服,有了這個證明以后,慈善組織才能去賣家聯(lián)系,再跟快遞聯(lián)系,把物資運到武漢。所以每一個口罩到武漢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還有一個細節(jié),我也挺不好意思說的,這個上面的污漬其實是我的血漬。當時經常搬物資,指甲會劈掉,血就會流出來。也不是我一個,很多隊員都是這樣。當時這些物件我也不知道給誰,但是我就覺得扔掉也很可惜,所以聽說檔案館要,我覺得是蠻開心的,因為它可以見證很多人的不容易。
y5 {; C+ g4 A$ G
這段經歷
讓王堅穎和武漢這座城市
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8 `6 x; [" `! z* B o
回到杭州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后
這片土地的每一點變化也都讓他牽掛
家里吃的喝的有意換成了湖北特產
和疫情相關的新聞常常能讓他淚流
; J! c7 T2 V2 m
微信圖片_20200713145646.jpg (85.05 KB, 下載次數(shù): 152)
下載附件
2020-7-13 15:29 上傳
△王堅穎與醫(yī)護人員合照
2 I+ d2 K# T% f/ C9 G- b0 r他說
期待有一天能重返武漢
什么也不干
就在漢口江灘坐一會兒
看看人來人往
' s: ^# ?$ O1 \1 g王堅穎:特別關心武漢的一些變化,包括武漢開放或者是解禁,每次進步一點,大家都在群里會發(fā)。回來以后,我也每次上黨課也給別人講:一定要記住武漢的付出。
出品:李宗春 洪燕
策劃:柯黎 王平 唐紀寧 柳芳
記者:柳芳
編輯:柳芳
編務:朱亞斌 童雁 馬軍
版式:李爽 邱婧純(實習)
播音:少釧
音頻制作:杜佳奕
采訪錄制:洪昕
審核:柳芳 王平
監(jiān)制:梁延 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