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北日報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瑰寶,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隨州位于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匯地帶,是炎帝神農故里,中華農耕文明發(fā)源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特征,滋養(yǎng)出獨特的農副產品,匯聚成厚重的飲食文化,形成令人念念不忘的“隨州味道”和“隨州記憶”。
吃出智慧的香菇、吃出韻律的泡泡青、吃出力量的拐子飯、吃出浪漫的“巧克力蒜”,被譽為“隨州四寶”。它們是來自“炎帝故里的饋贈”,是飽含著鄉(xiāng)情與夢想、凝聚著智慧與力量的隨州好物代表。
吃出智慧的香菇——
深加工產品出口占“半壁江山”
6月16日,隨縣裕國香菇科技產業(yè)園內,湖北裕國菇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香菇精深加工項目建設正酣。工人搶抓工期調試設備,為本月底正式投產做好準備。
公司董事長雷于國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該項目引進臺灣技術,投資3000萬元建設精深加工生產線,從香菇等食用菌中提取多糖、多肽等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飲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走進裕國香菇科技產業(yè)園,記者真切感受到科技給香菇產業(yè)帶來的巨變:這里有全國首家香菇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工廠化定向出菇技術實現(xiàn)從地面到房頂立體化種植,智能分揀機每小時能甄選香菇1萬朵……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758.jpg (720.73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雷于國介紹,近年來,裕國菇業(yè)先后與無限極、周黑鴨、老干媽等知名企業(yè)合作,開發(fā)出休閑食品、廚房調味、營養(yǎng)保健三大系列20多個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yè)鏈條,受到市場青睞,實現(xiàn)利潤倍增。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04.jpg (473.23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隨州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菇之鄉(xiāng)”。1978年,華中農業(yè)大學教授楊新美在此播下人工栽培香菇的星星之火。40余年來,勤勞智慧的隨州人民不斷摸索香菇種植經驗,形成了菌種繁育、香菇機械、香菇種植、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等全產業(yè)鏈條。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09.jpg (471.73 KB, 下載次數: 167)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目前,隨州從事香菇產業(yè)超過30萬人,年產干菇7萬多噸,年出口6億多美元,穩(wěn)居全省同行業(yè)第一。香菇產業(yè)成為該市名副其實的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農民增收致富產業(yè)和外貿支柱產業(yè)?!半S州香菇”先后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入選全國首批100個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目錄,品牌影響力指數排名第12位,居食用菌之首。
“近年來,我們持續(xù)推進香菇加工轉型升級,基本實現(xiàn)了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單純外貿為主向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發(fā)展的質變?!彪S州市農業(yè)農村局局長胡建鄂介紹,全市有裕國菇業(yè)、品源現(xiàn)代、原木童農業(yè)、山之珍食品、鵬來食品等一批香菇深加工企業(yè),研發(fā)出香菇醬、香菇濃縮汁、香菇酵素、香菇脆、幫廚香菇等系列產品。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15.jpg (324.1 KB, 下載次數: 149)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2020年,隨州香菇深加工產品出口3.2億美元以上,占全市食用菌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
吃出韻律的泡泡青——
不吃泡泡青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墨綠的菜葉,金黃的油豆腐,醇香的臘肉,燉煮在一起,芬芳撲鼻,清甜可口……今年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期間,一道名為“泡泡青豆腐煲”的隨州特色美食,令許多外地嘉賓贊不絕口,回味無窮。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20.jpg (307.66 KB, 下載次數: 146)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泡泡青,學名皺葉黑油白菜,因葉面上鼓著密密的泡泡而得名,是隨州特有蔬菜栽培品種。相傳還是炎帝神農氏最早在出生地厲山所植,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
隨州市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董學斌介紹,受氣候和土壤等多種因素影響,泡泡青長期以來只在隨州城區(qū)周圍十余個鄉(xiāng)鎮(zhèn)種植。生長區(qū)域土壤中礦物質、有機質含量高,為泡泡青提供了充足養(yǎng)分,形成了營養(yǎng)豐富、葉色濃綠、葉片肥厚、柔軟滑嫩、清爽可口的特點。隨州泡泡青先后獲得農業(yè)農村部綠色食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獲批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25.jpg (828.09 KB, 下載次數: 160)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隨縣安居鎮(zhèn)是隨州的“菜籃子”,也是泡泡青的主產區(qū)。安居鎮(zhèn)王家樓村黨支部書記戈全海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全村家家戶戶種植泡泡青,總面積有六七百畝,年產量100多萬斤。村里成立了種植合作社,還有村民利用電商平臺,每年銷售鮮菜超過10萬斤。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32.jpg (1.19 MB, 下載次數: 153)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泡泡青是越冬露天栽培蔬菜,通常9月中、下旬開始分期播種,11月至次年2月采收上市。由于生長期在冬季,極少病蟲害,無需打農藥,是天然的時令蔬菜。”安居鎮(zhèn)農技中心主任張遠成介紹,泡泡青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胡蘿卜素、維生素、蛋白質等,有清火、排毒、促消化、降血壓、保護肝臟和醒酒的功效,享有冬季“蔬菜之王”的美譽。
隨州人不僅愛種泡泡青,更愛吃泡泡青,清炒、下火鍋、燉豆腐、炸春卷、包餃子……百吃不厭。泡泡青的最佳食用期為霜凍之后,此時菜葉越發(fā)鮮亮濃綠,營養(yǎng)富集于菜葉上,口味更加濃郁清新。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37.png (481.28 KB, 下載次數: 161)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在隨州人看來,不吃泡泡青的冬天,是不完整的。大年三十團年宴,泡泡青更是不可或缺,全家舉筷,第一口同吃泡泡青,寓意來年四季清潔、健康平安。
近年來,隨州市著力打造集泡泡青種植、加工、銷售、冷藏、配送等于一體的龍頭產業(yè),產品直銷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型商超。位于安居鎮(zhèn)的湖北瓊圃現(xiàn)代農業(yè)有限公司,2016年與廣東省農科院合作,采用物理保鮮技術,可將新鮮泡泡青保存至6月下旬,實現(xiàn)錯峰銷售,價格達到每斤10元,仍然供不應求。
吃出力量的拐子飯——
每一碗拐子飯都盛滿了人間煙火
6月13日,廣水市馬坪鎮(zhèn),天剛蒙蒙亮,“老汪拐子飯”已經熱鬧起來。
大鐵鍋里,一塊塊豬腳肉在鹵汁里翻滾,香味撲鼻;格子餐盤內,擺放著香煎小魚、番茄雞蛋等10多道小菜;滿鍋白花花的米飯,熱氣騰騰。
打飯、叉肉、淋湯……不到20秒,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拐子飯遞到了食客手上。食客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上小菜,配上小酒,享受一頓豐盛的早餐。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43.png (1.43 MB, 下載次數: 157)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一份20元,每天最少要賣200份,本地外地食客都有,回頭客很多?!崩习迥锎见愓f,有2個客人讓她印象最深:一對四川旅行小夫妻品嘗拐子飯后,打包60份帶回去給親朋好友品嘗;一位廣東客人每季度坐飛機來吃一次,一次吃3份。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50.jpg (231.19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馬坪鎮(zhèn)是廚祖故里、詹王之鄉(xiāng),全鎮(zhèn)3.7萬人中就有4000多名廚師。一代代廚祖后人將詹王發(fā)明的拐子飯發(fā)揚光大,成為國人舌尖上的美食。
小鎮(zhèn)上,做餐飲的有80多家,其中拐子飯就有20余家,家家都有獨到“秘方”。
“童世寬拐子飯”位于國道邊,南來北往的司機都喜歡到他家吃上一頓飯歇歇腳,再繼續(xù)趕路?!肮兆语埼兜篮茫纸涴I,價格實惠,特別適合跑長途的司機。高峰時期,沿路停的車排隊幾百米。”老板童世寬說,由于生意火爆,慕名拜師的徒弟越來越多,已有徒弟把拐子飯開進了高速路服務區(qū)。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856.jpg (492.68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陳三拐子飯”位于一條小巷里,門口連個招牌都沒有,但生意極好?!氨WC食材新鮮,每天限量供應150份,來得早才能吃得上,有時候早上不到7點就賣完了?!崩习尻惾f,他的店從不做宣傳,就靠口口相傳,本地人和慕名而來的食客都多。
銷售模式不一,但匠心做美食的追求高度一致。
“鹵制豬腳的鹵料配方和制作工藝都十分講究,每道工序都不敢馬虎,尤其是鹵制環(huán)節(jié),大火翻炒,小火慢燉,確保拐子香氣撲鼻、軟糯脫骨?!蓖缹捀嬖V記者。
“一碗拐子二兩酒,幸福生活天天有?!惫兆语埖拿牢?,逐漸俘獲了越來越多人的味蕾。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903.png (615.92 KB, 下載次數: 165)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每天早晨或中午,吃上一碗拐子飯,有的人還會配上二兩隨州特產的黃酒,渾身快速充滿力量,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瘪R坪鎮(zhèn)黨委副書記周慧感慨:每一碗拐子飯中,盛滿的是人們對人間煙火、尋常幸福的一種追求。
拐子飯的興盛,為當地拓寬了餐飲業(yè)發(fā)展思路。
馬坪鎮(zhèn)圍繞“詹王故里、舌尖馬坪”,征地300余畝,著力打造集“祭祖、集會、休閑、美食”于一體的中國詹王食博園。申請注冊“馬坪拐子飯”“拐哥羊腳”“清泉雞湯”等特色餐飲商標,并以拐子飯等“五菜一湯”特色菜肴推出“詹王宴”,籌備舉辦詹王美食節(jié)。
吃出浪漫的“巧克力蒜”——
白蒜變黑蒜,身價翻幾番
白色大蒜經過特殊處理,搖身一變成為黑蒜,身價飆升十多倍。這樣的傳奇蝶變,發(fā)生在隨縣經濟開發(fā)區(qū)一家食品加工企業(yè)——湖北萬和食品有限公司。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908.jpg (425.65 KB, 下載次數: 134)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6月1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該公司黑蒜加工車間看到,數臺發(fā)酵機正在默默工作,工人們將發(fā)酵成功的黑蒜逐一進行外表處理,精心包裝后放入冷庫。董事長胡繼成介紹,公司每年可生產黑蒜800多噸,銷往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以及國內大型批發(fā)市場等,年出口額近千萬美元。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914.jpg (335.24 KB, 下載次數: 164)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隨州黑蒜的原材料,是產自廣水市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吉陽大蒜?!凹査廑缇哂袀€大、色白、皮薄、味鮮、脆辣等特點,富含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優(yōu)質原材料為黑蒜的上乘品質奠定了基礎。”胡繼成說。
大蒜由白變“黑”,關鍵在發(fā)酵。胡繼成介紹,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經過大約3個月的發(fā)酵,大蒜中的果糖與氨基酸產生羰氨縮合,完成大蒜酵素性褐變反應,由白色轉變成黑褐色,進而變成黑色,因而稱之為“黑蒜”,整個發(fā)酵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劑。
萬和食品公司從2014年開始嘗試黑蒜加工,經過不斷摸索,如今已經熟練掌握發(fā)酵工藝。該公司加工的黑蒜,表面完整無破皮,剝開即食,香味濃郁醇厚,口感軟糯香甜,就像用精美錫紙包裹的巧克力,由此收獲了“東方巧克力”的美譽,更增添了一份浪漫。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920.jpg (214.56 KB, 下載次數: 162)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大蒜經過發(fā)酵,改變的不僅是顏色,營養(yǎng)成分也發(fā)生了變化。經實驗室檢測,黑蒜含有大量蒜氨酸、蒜酶和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它可以作為養(yǎng)生零食,老少咸宜;也可以炒菜煲湯,搭配香菇等烹制出一盤盤美味佳肴。
白蒜變黑蒜,身價翻幾番。一般大蒜的價格每公斤幾塊錢,萬和食品公司生產的黑蒜,內銷每公斤100元,出口每公斤超過20美元。2018年,該公司因黑蒜產品經營突出,被省經信廳授予“隱形冠軍”。
微信圖片_20210627092925.png (691.22 KB, 下載次數: 153)
下載附件
2021-6-27 09:29 上傳
胡繼成表示,公司將持續(xù)致力于產品研發(fā),把黑蒜加工成黑蒜醬、黑蒜汁等,提升附加值,同時推廣大蒜種植,讓黑蒜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的富民蒜、健康蒜、幸福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