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崗
十崗地片因有多條坡崗而得名,天子崗是其中一條比較出名的坡崗。
天子崗位于原十崗公社辦公駐地的正南面,自駐地向南延伸一公里,崗的盡頭有人工開挖的U形槽,古稱“東塆槽”,還有一處土地廟,廟隨崗名,天子廟。此槽的南崗又與馮家崗相連,若無此U形槽,整條崗地似長龍向南奔去,過馮家崗直至府河岸邊的顏家咀子。此崗頂脊背約至三四百米,坡幔很陡,兩邊均為凹地長沖農田延綿到府河邊。
古天子崗、天子廟、東塆槽與此地發(fā)生的歷史事件有關,代代相傳將其神化,史實神話膠著,讓此地蒙上了神秘傳奇色彩。
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凋敝,社會矛盾加深,煩苛的法令,繁重的徭役、賦稅,加上連年水旱蝗災,官吏橫征暴斂,使民眾無以為生,全國各地暴發(fā)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楚北大洪山的綠林軍,隨南的平林兵等異軍突起,反對王莾政權,當朝四面楚歌,岌岌可危,惶惶不可終日。
當時“巫蠱”盛行,方士及眾神巫聚集京城,用妖術迷惑眾人,將農民起義,反抗朝廷討伐當朝的農民運動說成是天象異端,他們已望見京城東南方一處,紫氣縈繞,時而霞光萬丈,有真龍?zhí)熳愚D世之天象,將與朝廷抗爭?;噬蠟楸F浠蕶啵瑒毡馗惗?,遂差人來南方巡察。
巫術方士來到平林兵集結地,煞有介事進行周邊勘察。距古平林市東四五十里地,一處坡崗,地貌奇特,南北走向,坡崗脊背顯窄,坡幔陡峭,崗東小溪沿坡邊緩流,崗西是府河東岸大片平畈肥沃之地。崗中坡邊有一塆落,背靠坡崗面朝西,塆后坡地古樹森然,幾人合圍的皂角樹,參天的黃檀樹,粗碩的楠竹,遮陰蔽天,房舍井然,炊煙裊裊,惠風和暢,居民安居樂業(yè),一片祥和,與其他民居迥異。此民居東塆也。
巫術方士或為交差討好主子,認定此處就是要找的風水寶地,打道回京,回稟皇上。皇帝急傳圣旨,毀其風水,斷其龍脈,除其禍患。
州府接到圣旨,百姓應召將塆后坡崗攔腰挖斷。用時近一年,硬是將此崗地的中段挖成U形槽。槽的上面開口有兩百米之闊,槽底稍窄,與東西兩邊的田地幾近持平,槽的南北形成了十多丈高的陡峭坡面。
古時人工開挖土石之宏大工程,無機械助力,肩挑手提,不堪其苦。開挖的過程中,春夏遇風雨水沖,已挖除了土石坑道又回淤復原,本是自然之態(tài)。方士又登場,嘩眾之言,“不怕千人挖,萬人挑,就怕鐵釘其腰。”把回淤的土石說成是顯靈了,白天挖,夜間長。方士裝神弄鬼,找來鐵匠打制鐵釘,打入開挖的槽下面。進入秋冬,雨水減少,工程進度加快了,可人們還說此鐵釘真有神靈之功。
槽挖成后,槽底地力貧瘠無法耕種,雜草叢生,野獸出沒,陰森可怖,人們出行寧可繞道翻赿坡崗,也不路過槽底。
此槽處在東塆北頭,人們呼之東塆槽;坡崗因是阻止天子降生被挖斷,人們亦稱之天子崗,后又有多事者,在北崗的盡頭立一土地廟,天子廟得名之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