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于曉冰
馬上就放寒假了,在微信中看到這樣一則廣告:
“其實學習過程就像是800米跑道——春秋是直道,寒暑是彎道。直線道大家都在學習,很難拉開差距,只有彎道才可能趕超。而寒假正是難得的追趕與超越機會!有人利用彎道超車,有人卻在彎道被超越。XXX補習班祝你一臂之力。”
一則廣告,背后卻反映著社會大景觀。有多少家長在孩子還沒有放假時,就已經報上了各種寒假補習班;有多少老師在學生還沒有放假時,就已經準備了雪片般的假期作業(yè)。與之相較,有多少孩子能對假期有一個自主的規(guī)劃和安排呢?很多孩子仿佛是“待宰的羔羊”,有些孩子非但不盼望假期,甚至患上了假期恐懼癥。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人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也不是加了油、通了電就能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運行的,也需要在一定的時刻停下來檢修一下。
古人的智慧是“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我們現在卻要求孩子時時刻刻都要“張”著才行,一旦“弛”下來,就覺得是一種反常狀態(tài)。不妨適當停下腳步問問自己,如果一直這樣“張”著,我們能堅持多久?“張”著的目的是什么?人生是一場超長的馬拉松,總是想著贏在起跑線上、拼命的沖刺,反而容易倒在半途中。
當然,這樣并不是說假期就可以吃、睡、玩,而是說要讓孩子自己做主,進行更為合理、更有“度”的安排。孩子們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書來看,可以強化自己喜歡的運動,可以去看看電影,可以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去參觀各種博物館。
總之,假期里能做的事情非常之多。不要把學習定義得非常狹隘,不要覺得只有完成作業(yè)、做練習冊才是學習,不要讓假期成為另一個學期。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英國教育家懷特海在他的名著《教育的目的》中說,“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對此,我深以為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