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的早晨,鳥兒的清脆嗓音縈縈于耳,內(nèi)心深處飽含動力與熱情,武漢理工大學“綠動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的隊員們早早來到隨州市曾都區(qū)洛陽鎮(zhèn)金雞嶺村村委會這個授課地點。今日的多彩課堂就要拉開序幕。 垃圾歷險記——開啟垃圾追蹤計劃 “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幾大陸嗎?” “七大陸!” “對!世界上被官方認證的大陸有七個,可是,現(xiàn)在卻又出現(xiàn)了第八大陸,這個第八大陸是全世界的垃圾形成的巨大垃圾場!”張老師通過問答形式,引入課堂主題:“垃圾的去向,是我們一直忽視,卻需要嚴肅思考的問題。本節(jié)課呢,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尋找垃圾的蹤跡?!?/p> 張老師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給大家介紹了垃圾污染類型及危害。講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時,她提及因誤食80多個塑料袋而死的鯨魚;被垃圾侵占破壞的北極熊的生活環(huán)境……孩子們的情緒被帶動起來,主動提出從自己做起,減少垃圾產(chǎn)生。
舌戰(zhàn)群儒——縝密思考暢觀點 “垃圾分類難不難,為什么?”顏語忻老師根據(jù)垃圾分類這一社會焦點提出這樣一個辯題。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也很可愛:“垃圾分類不難,因為我們學習了口訣!”“垃圾分類難,因為我們口訣太少!而且我們身邊的人沒有這個意識,也沒有工具!” 孩子們觀點相持不下,最后由顏老師做出判決。她講道:“目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確實困難,但是當你們形成習慣,技術條件達到后,垃圾分類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簡單的事情。”通過這堂課,顏老師讓大家對問題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有了新的認識——有些事情并非簡單的非黑即白,而我們努力要做的,是在這其中找到平衡點。
在這個炎熱的夏季里,來自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綠動青春”暑期社會實踐隊的志愿者們踏上隨州這片土地,揮灑汗水,播種希望。作為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特色實踐活動“綠色關愛”系列活動的第三篇章,“綠動青春”實踐隊結合專業(yè)特色,致力于關心、關愛和關護農(nóng)村留守兒童這一民生問題,促進大學生受教育、作貢獻、長才干?!懊鎸γ姝h(huán)教”,“心貼心感受”和“手牽手成長”三大計劃幫助教育農(nóng)村兒童,在環(huán)保教育和心理陪護方面為國家孕育綠色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