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發(fā)表于 2020-1-10 08:18:11
|
只看該作者
40多年確實沒有這個實力保存編鐘,時至今日保存青銅器也不是問題,隨州博物館大量的保存的都是青銅器。
既然要打好“編鐘牌”,那么讓編鐘“回家”就成為了問題的關鍵,目前也有代表在兩會期間提出相關議案,但能否如愿希望不大!隨州一己之力無法撼動省府和武漢的power。
“打造‘中國編鐘之鄉(xiāng)’,發(fā)展編鐘文化產業(yè),讓曾侯乙編鐘原件回到老家隨州?!辈簧賲⒓邮兴膶萌舜笪宕螘h的代表們呼吁“讓曾侯乙編鐘回家”。
隨州是中國編鐘之鄉(xiāng),1978年曾侯乙編鐘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近年來,曾侯乙編鐘作為國之禮樂重器,頻頻亮相重大外交場合,成為增進中外友誼、促進文化交流的“特使”,還多次亮相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經典詠流傳》《國家寶藏》等知名節(jié)目。
“然而現(xiàn)在很多人只知道編鐘是湖北的,不知道是隨州出土的?!笔腥舜蟠?、隨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詹家安遺憾地說,由于歷史原因,編鐘原件被存放在湖北省博物館,成為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隨州作為出土地卻只有復制件,影響了編鐘在我市旅游業(yè)中的“火車頭”作用。
詹家安解釋了推動編鐘回歸隨州的三個主要理由:一是按照國家文物管理規(guī)定,出土文物要就地管理保管;二是曾侯乙編鐘是青銅器,管理保管難度不高,隨州博物館目前已經具有相應的科技管理能力和保管水平;三是曾侯乙編鐘對隨州旅游的拉動作用比對武漢旅游的拉動作用更大、更顯著,曾侯乙編鐘在隨州更容易形成產業(yè)鏈,同時還有利于開展相關文物的研究。
在曾侯乙編鐘回歸隨州的三個方案(物歸原主、省管共用、定期省親)中,詹家安更傾向于由湖北省博物館管理,共同利用曾侯乙編鐘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開發(fā)編鐘文化旅游產業(yè)?!翱梢钥紤]在隨州建設一個‘曾侯乙編鐘研究院’,建成后省市共管,為曾侯乙編鐘回歸隨州作準備和鋪墊?!?br />
詹家安還建議加大編鐘文化推廣和輸出,提升編鐘文化輸出價值,通過編鐘“走出去”的戰(zhàn)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走進隨州、走進曾隨古國的歷史與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