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著名演員“達叔”吳孟達以及近年崛起的音樂怪才趙英俊,都因肝癌離世。
他們的離世令眾人惋惜不已,同時再次向大家敲響了健康的警鐘。
微信圖片_20210319093749.jpg (407.75 KB, 下載次數: 119)
下載附件
2021-3-19 09:38 上傳
你對肝癌了解多少 常被“晚發(fā)現”的肝癌其實并不是一類大家陌生的疾病。
肝癌包括原發(fā)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顧名思義,原發(fā)性肝癌就是肝臟自己產生的,而轉移性肝癌就是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肝上的。
前文所提到的兩位演藝界知名人士所患的就是原發(fā)性肝癌。
原發(fā)性肝癌又可詳細分為肝細胞來源的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來源的肝內膽管細胞癌。
我國是肝細胞癌的發(fā)病大國,占據全球肝細胞癌新患病例數的一半以上。
在十余年前,肝細胞癌基本就是原發(fā)性肝癌的代名詞。發(fā)病率高的根本原因就是乙肝患者較多,至少十分之一的人群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同時,我國也是“酒文化”大國,在瀟灑的推杯換盞中,也加速了乙肝病毒對于人體的侵蝕。說得通俗一點,可以理解為“乙肝配酒,說走就走”。
在80年代乙肝疫苗的大規(guī)模普及之后,乙肝病毒攜帶率大幅下降。伴隨而來的就是近年來肝細胞癌發(fā)病的逐步下降。
在門診中,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肝細胞癌患者的減少。
原發(fā)性肝癌中另一種類型肝內膽管細胞癌比例近年來則緩慢上升。這一類過去的“小眾”腫瘤其實惡性程度更高、發(fā)展速度較快、遠期生存更低。目前在臨床實踐中成為了診治重點。
微信圖片_20210319093755.jpg (398.58 KB, 下載次數: 136)
下載附件
2021-3-19 09:38 上傳
為何往往一發(fā)現就是晚期 肝癌往往一發(fā)現就是晚期,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肝癌的早期表現很不典型?;颊吲R床表現為肝區(qū)不適、乏力、消瘦等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一經發(fā)現,大多為中晚期。
首先,肝臟是一個實質性器官,缺乏痛覺神經,所以肝臟不大會感覺疼痛不適。只有當腫瘤不斷生長,侵犯肝包膜或者周圍器官時才引起疼痛不適,但是此時往往處于腫瘤晚期了。
其次,肝臟是人體再生與代償能力最強的器官,所以腫瘤在肝臟上長得很大時,部分病人的肝功能往往還是正常的。這樣病人就容易放松警惕,認為肝功能是正常的。實際上,此時肝腫瘤正在瘋狂地生長。
微信圖片_20210319093804.jpg (239.64 KB, 下載次數: 122)
下載附件
2021-3-19 09:39 上傳
發(fā)現時已是晚期了怎么辦 近年來肝細胞癌治療方面的突破層出不窮,各種新藥的不斷研發(fā)上市;以外科治療為核心的綜合治療,包括介入,射頻,靶向、免疫治療等等,為肝細胞癌的治療增加了許多可能性。
無法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通過綜合治療轉化為可切除,甚至有患者通過有效地綜合治療達到完全緩解。意思就是在片子上完全看不到腫瘤,腫瘤消失了。
只要患者不是因為長期的肝硬化導致身體一般情況的極大惡化或者腫瘤太過進展導致肝功能極差,能夠有機會接受合適的治療,是有機會獲得長期生存的。
基于大規(guī)模國人肝內膽管細胞癌突變譜的成功繪制,肝內膽管細胞癌的治療也在臨床實踐中尋找到了有效的聯合治療方案,治療效果大大提高。
微信圖片_20210319093813.jpg (216.24 KB, 下載次數: 126)
下載附件
2021-3-19 09:39 上傳
肝癌早期診斷有哪些方法 針對性的常規(guī)診斷是早期發(fā)現肝癌的關鍵。
以下情況需要高度懷疑肝癌:當肝功能檢查發(fā)現甲胎蛋白(AFP)≥400μg/L時;或者AFP≥200μg/L,持續(xù)兩個月以上;或者AFP持續(xù)升高。
超聲造影、增強CT與磁共振成像(MRI)為最重要的影像檢查方法,用于肝癌的常規(guī)診斷。
如果肝臟腫塊大于兩厘米,那么只要有1個影像學檢查呈現典型的“快進快出”的影像學特征就可以確診;如果肝臟腫塊大于1厘米,那么只要有兩個影像學檢查呈現典型的“快進快出”的影像學特征就可以確診;對于更小的腫塊目前我們可以在磁共振中使用一種肝膽特異性造影劑來加以確診。
需要指出的是,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不一定能診斷出早期肝癌,其更大的作用在于發(fā)現是否有轉移病灶,所以肝癌的早期診斷不能依賴于PET-CT。
微信圖片_20210319093820.jpg (341.07 KB, 下載次數: 133)
下載附件
2021-3-19 09:39 上傳
為什么高危人群要定期篩查 早預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戰(zhàn)勝肝癌的關鍵。
由于肝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的癥狀,因此對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的門診定期檢查與隨訪顯得尤為重要。
所謂高危人群是指有肝炎病毒感染(乙肝、丙肝病毒),長期飲酒,重度脂肪肝,有肝癌家族病史、合并糖尿病,以及年齡超過40歲以上的。
由于肝癌的隱匿性生長,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要進行定期檢查。檢查項目包括乙肝DNA定量、血常規(guī)、甲胎蛋白、肝功能以及腹部超聲等,以期最大限度早期發(fā)現肝臟的惡性腫瘤。
早期肝癌一經確診,建議盡早通過外科手術,以獲得根治性治療。早期肝癌僅接受外科切除即有可能獲得治愈的機會。
小于3厘米的為小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甚至能夠達到50%~60%。
另外,乙肝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乙肝DNA,遵醫(yī)囑服用抗病毒藥。因為有規(guī)律的抗病毒治療也是預防肝癌的重要組成部分。
微信圖片_20210319093827.jpg (364.22 KB, 下載次數: 118)
下載附件
2021-3-19 09:39 上傳
肝癌是一個可防的癌癥 肝癌是一個可以預防的癌癥。日常生活中,預防肝癌可從以下幾個方式入手。
01 接種乙肝疫苗 使用肝炎疫苗預防肝炎是預防肝癌的重要途徑之一。2002年,中國將乙肝疫苗正式納入免疫規(guī)劃。
02 別長期大量飲用烈性白酒 這是因為乙醇轉換為乙醛后,可促使肝臟發(fā)生肝硬化,進而進展為肝癌。
03 避免脂肪肝 由于脂肪肝也會導致肝癌,因此要控制飲食,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高油脂的食物的攝入,避免脂肪肝。同時,每天要保證適度的體育鍛煉。
04 防止癌從口入,不吃霉變食物 發(fā)霉的食物含有黃曲霉素,而黃曲霉素是致癌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而言之,對于無論是原發(fā)性還是轉移性的各類肝癌來說,沒有發(fā)生的,要盡量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其發(fā)生。而發(fā)生了,則盡量能夠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良好的療效。而發(fā)現時如果已經是晚期了,也不要灰心絕望,接受腫瘤專業(yè)診治中心的規(guī)范化、精準化治療,依然能夠有治愈的希望。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王魯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毛岸榮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周嘉敏 審稿|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鞂<?/font> 河南省腫瘤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陳小兵 策劃|譚嘉 編輯|劉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