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自由如風 于 2022-11-9 10:04 編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全面提升教師的備課、授課水平,穩(wěn)步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11月3日,府河鎮(zhèn)小學三年級語文組開展了第五單元集體備課研討展示活動。參加此次活動的有府河鎮(zhèn)中心學校分管教學教研工作的孫懷軍校長、府河鎮(zhèn)小學周大炳校長和鎮(zhèn)小、東方、云潭小學的同年級同學科教師以及鎮(zhèn)小各年級備課組長等二十余人,活動由鎮(zhèn)小教務處主任李冬陽主持。
4.jpg (206.08 KB, 下載次數(shù): 29)
下載附件
2022-11-9 09:57 上傳
為了確保集體備課的質量,備課之前備課組長擬訂了集體備課計劃,先對集體備課內(nèi)容進行分工,將任務分配到每一位老師,幫助大家明確備課方向,搜集高質量的備課資料準備在會上討論交流。
首先主備人羅春華老師緊緊圍繞本單元的教學主題“留心觀察”,結合新課程標準從單元內(nèi)容編排、單元教學內(nèi)容內(nèi)在聯(lián)系、單元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策略和教學建議五個方面對教材進行整體解讀。播放課件的形式詳細闡述了兩篇精讀課文:《搭船的鳥》和《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思路。最后以《秋天的落葉》為題,從落葉的形狀和顏色上進行細致觀察并講解,用列寫作提綱的方式完成了本單元的習作教學。
2.jpg (177.7 KB, 下載次數(shù): 33)
下載附件
2022-11-9 09:57 上傳
同年級組的五位老師針對羅老師的發(fā)言進行研究討論,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王勇主任建議:1.《搭船的鳥》一課第一自然段中對于“我”觀察雨天船上的場景在教學時不能忽略,因為作者的觀察是層層深入的,先是聽到船篷上的“沙啦沙啦”的響聲,接著才寫到翠鳥的出現(xiàn),描寫它美麗的外形,最后寫“我”看到翠鳥捕魚時的一系列敏捷動作; 2.《金色的草地》一文第二自然段教學時應相應的穿插中心句的知識點的教學。
肖婧老師建議:《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可通過現(xiàn)場情景劇表演深入教學,可以利用教室空余場地,讓兩個同學你追我趕,將蒲公英絨毛互相吹到對方臉上逗樂,再現(xiàn)兄弟倆在草地上的各種搞怪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草地帶給兄弟倆的無窮快樂! 劉小麗老師建議:在教學作文《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時,應注意引導學生緊扣“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字眼,明確“事物”可寫植物、動物,“場景”可寫校內(nèi)場景、自然現(xiàn)象。
劉洋老師建議:在教學《搭船的鳥》時,教授翠鳥的外形比“鸚鵡還漂亮”一句時,可以出示鸚鵡的圖片,把翠鳥與鸚鵡進行對比,突出作者筆下翠鳥的美。施艷嵐老師建議:可以讓學生練習寫觀察日記。大家暢所欲言,共同探討交流,真正達到了“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遠”的效果。
杜金橋副校長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老師責無旁貸,一是要利用語文課、自習課多指導學生朗讀,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能力,營造書聲瑯瑯的校園閱讀氛圍;二是要注重好詞、好句、好段的積累,要求學生多背誦古詩、名言、警句、名篇等。
活動接近尾聲,周大炳校長用“有 ‘備’而來,集思廣益”八個字對本次活動做研討小結。周校長強調(diào)了集體備課流程:1.教師研讀教材、教參、新課標,主備老師制定初案;2.同年級組教師集體研討,提出修改意見;3.主備老師結合研討意見,重新修改教案,打印分發(fā)給任課老師;4.教師在使用教案時,根據(jù)本班學情做個性化補充,力爭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風格;5.課后及時撰寫教學反思;6.收集存檔。
3.jpg (190.83 KB, 下載次數(shù): 33)
下載附件
2022-11-9 09:57 上傳
中心學校分管教學教研工作的孫懷軍校長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活動到位,研討熱烈,他提出:研討活動是學校教學工作永恒的主題,只有多開展教研活動,教師的能力才能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才能穩(wěn)步提高。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此次集體備課不僅是完善教學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更是給廣大老師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讓思想在碰撞中閃爍光芒,讓頭腦在風暴中汲取營養(yǎng),讓教學在務實高效的備課后發(fā)揮集體智慧,同時切實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教研水平,更好地促進教師們在教學教研專業(yè)道路上的迅速成長。
(來源:府河鎮(zhèn)中心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