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3月25日電 這是一份具有特殊意義的國禮。
1124281398_15535533737251n.jpg (174.9 KB, 下載次數(shù): 149)
下載附件
2019-3-27 09:37 上傳
3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尼斯會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會見前,馬克龍向習近平贈送1688年法國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 k* K$ T' o- [7 s6 ]3 A5 [ 3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尼斯會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會見前,馬克龍向習近平贈送1688年法國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
' W% D" W7 d0 }1 W9 s: X4 K& j1 i- ^( L 馬克龍介紹說,《論語》的早期翻譯和導讀曾對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的哲學思想給予啟發(fā)。這部《論語導讀》原著目前僅存兩本,一本送給習近平主席,另一本存放在巴黎的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習近平說,這個禮物很珍貴,我要把它帶回去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 Z5 ^% |5 j- i3 u" R. ]
這部《論語導讀》的作者是17世紀法國人弗朗索瓦·貝尼耶。24日的《巴黎人報》評論說,這本《論語導讀》原著“非常珍貴”,法方把它作為國禮送給習近平主席,凸顯了中歐交往歷史的悠久。 2014年10月21日,在法國巴黎,觀眾在“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陳曉偉攝 , r( j) M' u! N$ p4 `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曾在給吉美博物館舉辦的“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的序言中寫道,中法分別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兩國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有助于夯實中法關系的民意基礎,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和法蘭西文化交相輝映,有利于推動世界文明多樣化發(fā)展。
) @* ~& T" v5 c4 I9 {$ ]7 \ ]* | 一部《論語》,見證著中法文化交流的源遠流長,印證著文化親近感是中法關系的獨特優(yōu)勢。
/ i0 x8 \3 x) y. F) O 法國前總統(tǒng)吉斯卡爾·德斯坦曾對新華社記者說,他讀過很多關于中國歷史文化的著作,《論語》就擺放在自己的床頭柜上。
* l9 S1 S) o$ l" _: X+ l& P! P 1964年,作為法國政府內(nèi)一名年輕部長,德斯坦親眼見證戴高樂將軍對國內(nèi)宣布決定與中國建交的歷史時刻。正是在毛澤東主席和戴高樂將軍超凡戰(zhàn)略眼光的影響下,法國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1980年,德斯坦作為法國總統(tǒng)首次訪華,從此更成為推動中法合作、熱愛中國文化的“有緣人”。他曾多次訪問中國,耄耋之年仍堅持學習中文。在他看來,除了經(jīng)貿(mào)和國際合作,文化交流也是中法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彼此應了解對方的文學和哲學。 巴黎鳳凰書店內(nèi)。新華社記者楊志剛攝 2 v" Q, T/ v* ^5 o8 i
走進巴黎鳳凰書店,在一個大紅“中國結”的“指引”下,可以找到《論語》等一批中國文化書籍。女店員弗洛琳·馬雷夏爾告訴記者,包括她本人在內(nèi),法國有很多熱愛中國文化的讀者,《論語》等有關中國文化的書籍銷量不錯。她已學了7年中文,有個中文名“付雅婷”,既喜歡《論語》等典籍,也鐘愛巴金、魯迅、郁達夫等現(xiàn)代作家的作品。 巴黎鳳凰書店內(nèi)的儒家思想書籍。新華社記者楊志剛攝
8 |1 a; h1 j/ P6 S1 ` 2014年,《論語》與《道德經(jīng)》《水滸》《西游記》《家》等名著一起入選“在法國最有影響的十部中國書籍”之列。法國首任國民教育部漢語總督學、法國漢語教學協(xié)會會長白樂桑當時參與了組織投票。他日前在專訪中告訴記者,法國興起漢語熱與法中兩國的歷史淵源以及法國教育部的支持密不可分。 1 y' \1 q( p2 z' V8 X
如今,在法國乃至歐洲提到孔夫子,除了《論語》,人們還會自然而然聯(lián)想到孔子學院。據(jù)統(tǒng)計,中方已在歐盟國家建立131所孔子學院和251個孔子課堂。其中,法國是較早實行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并由國家制定教學大綱的國家。法國目前有16個孔子學院和2個孔子課堂,為法國人打開了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 q3 P0 D z) n3 m, f5 J; Q9 Z( D 德不孤,必有鄰。期待《論語》和中國文化在法國擁有越來越多的知音。(文字記者:應強、孫浩、徐永春、商洋)
" F+ e2 Y/ ^2 T2 l; c"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