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捕風捉影 于 2020-3-24 16:23 編輯
隨州論壇訊 通訊員黃明菊、熊瑛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每個人都是奮進者,每個地方都是戰(zhàn)斗之地。那一個個奮不顧身的身影,那一幕幕催人奮進的感人瞬間,正是這個時代的使命召喚和責任擔當的最真體現(xiàn)。他們用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召力共同奏響了新時代的最強音。
她,一位基層醫(yī)務工作者,因為崗位不同,沒能和大多數人一樣奮戰(zhàn)在一線,始終用一顆忠貞不渝的心堅守在二線,在疫情阻擊戰(zhàn)打響之時,她積極與領導溝通,給出建議,擬訂購藥計劃,先后兩次購進疫期預防中藥飲片15萬余元。1月27日,長嶺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收到了來自中醫(yī)科煎好的中藥袋裝劑,她和領導一起把熱乎乎的中藥煎劑送到了同事的手中,暖暖的中藥預防湯,就如暖暖的情,暖進了每個人的心里。她說:“只有我們先保護好自己,才能有能力保護更多的人?!边B續(xù)20余天,她和同事一起每天早早的來到科室,取藥、稱藥、配藥、煎藥……將一批批預防湯劑及時分發(fā)到醫(yī)務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社區(qū)工作人員、志愿者、隔離點工作人員、發(fā)熱病人的手中,用一名中藥人的方式與一線人員手牽手、肩并肩,為共同打贏這場戰(zhàn)爭努力前行。
因疫情需要,各個路口設障把守,車輛不通,人員限行,那些有訴求的患者只能通過其他途徑獲得滿足。特殊時期,特殊使命!她的電話因為“特殊”兩個字多了起來,經常接到病人或朋友的電話,有咨詢的、有續(xù)藥的、有請幫忙代購中藥預防方的……每一個電話,她都耐心聽,認真辦,從不含糊。她總是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他人的訴求當成自己應盡的義務。有一位女性朋友因經期延長二十余天,苦悶無助向她求助,她擔心會出問題,找中醫(yī)醫(yī)生通過電話給朋友問診尋方,幫忙炒藥、配藥、煎藥、再聯(lián)系車子,把煎好的藥帶給朋友。幾天后,朋友來電自述,情況不好,有輕微的乏力、頭暈癥狀。她心急如焚,找到婦產科程主任會診,在程主任的強烈建議下,向院方申請車子把朋友接來就診,立即行整刮手術,配合治療才得以痊愈恢復。朋友感激不盡,她卻淡然處之:“不要放在心上,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你沒事我才安心。”因為疫情,她多次聯(lián)系醫(yī)生為病人問診,墊付藥費,再想辦法把藥送到病人手中,并呼吁患者和朋友:疫情面前,加強個人防護要從自身做起,每個人都付出一點點,勝利就在不遠處!
疫情在繼續(xù),她,也在努力奔跑。為了讓更多人看到疫線上的感人事跡,感受到來自戰(zhàn)場上的強大氣場,她主動加入到醫(yī)院的宣傳科,深入一線采訪報道。白天,她堅守崗位,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休息時就一頭扎進陣地,了解戰(zhàn)士們的工作常態(tài),收集戰(zhàn)場上的小故事、小信息。她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理思路、整理采訪筆記、完成稿件、策劃新選題;總是在不同的場合,用手機快速的編寫稿件,迅速地選出照片。她說:“每一個小故事的背后都有一種精神力量,我雖然不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但我想用我的筆去記錄他們的事跡,去捕捉他們身上發(fā)出的光!”
為了收集素材,實拍照片,她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前往發(fā)熱門診留觀區(qū)、隔離點等地,與工作人員打成一片,面對面的與留觀人員交流,聽戰(zhàn)士口中的“疫情見聞”,聞留觀人員嘴里的“暖心事件”、“貼心人”。她說:“第一次去隔離區(qū),看到同事們連續(xù)作戰(zhàn)后的疲憊身影、憔悴面容,聽到留觀人講著他們的故事,我的心一下子被融化了,淚濕眼眶!我知道,只有走出去才有好故事,我的報道才有溫度和深度?!?br />
她,就是長嶺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的一名藥劑人員、一名基層政協(xié)委員——胡明翠,在疫情阻擊戰(zhàn)中堅守崗位,不退縮,不后退,主動深入一線,以筆為戈,弘揚正能量,為抗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先后采寫出《隔離區(qū)——隔不斷的溫情》、《預檢分診,前移安全防線》、《小陣地,再現(xiàn)家國情懷》、《抗擊疫情,長醫(yī)人在行動》、《逆行而上,前沿堡壘的“尖兵哨”》、《抗疫戰(zhàn)場上的“偵察兵”》、《眾志成城的后勤保障線》、《戰(zhàn)斗在廣水救治中心里的最美逆行者》、《基層抗疫一線的“小英雄”》、《不同的陣地,一樣的堅守》、《天使本色——長嶺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新冠防疫前線掠影》、《溫暖中醫(yī)行,助力抗疫情》、《沖鋒在防疫一線的政協(xié)委員夏寅》等多篇有溫度的新聞稿,并先后被人民日報網、隨州論壇、人民W隨州、隨州志愿服務網、廣水資訊等媒體刊發(fā)。
“我想記錄真實,傳遞大愛,讓大家看到那些可愛可敬、奮戰(zhàn)在疫線上的基層醫(yī)務工作者,用那些基層的感人事跡告訴大家:面對疫情,我們有力量,更有信心!”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基層抗疫線上,她雖然沒有請戰(zhàn)書,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做驚天動人之事,但她始終有一顆為疫情跳動的心,用雙手溫暖他人,用腳步丈量愛和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