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嚴(yán)重的后果是罹患胃癌。據(jù)《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7,上海)》顯示,胃癌發(fā)病率在全球高居男性腫瘤第四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男性發(fā)病率更是女性的2倍。
那么今天K先生就將向各位介紹人人望而生畏的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么?
☆主要通過什么途徑傳染?
☆在生活中如何預(yù)防感染?
咱們一起來了解!
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么?
幽門螺桿菌是寄生在人類消化道中的一種微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呈螺旋或S形,因而得名螺桿菌,簡稱Hp。幽門螺桿菌還是目前已知唯一可以在胃內(nèi)存活的細(xì)菌,是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等眾多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微信圖片_2.jpg (30.85 KB, 下載次數(shù): 166)
下載附件
2020-6-17 11:22 上傳
可能會有人將幽門螺桿菌與胃癌劃等號,這是錯誤的。胃癌是由幽門螺桿菌、環(huán)境、飲食、遺傳等多方面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而幽門螺桿菌感染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因此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等同于胃癌。
而關(guān)于感染幽門螺桿菌后的癥狀,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表現(xiàn)。
常見的癥狀是反酸噯氣,有的人覺得是“肚子疼”,實(shí)際上可能是由于感染造成的胃部不適。除此之外,有些感染者會出現(xiàn)口臭、打嗝、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微信圖片_3.jpg (38.69 KB, 下載次數(shù): 178)
下載附件
2020-6-17 11:23 上傳
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傳染?
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是其傳染性強(qiáng)、傳染途徑普遍。幽門螺桿菌僅寄生于人體,因此傳染源是被感染的人。一般通過消化道進(jìn)行傳播,如共用餐具、水杯、牙刷、合餐、經(jīng)口喂食、親吻、打噴嚏等口口傳播方式;
微信圖片_4.jpg (36.07 KB, 下載次數(shù): 177)
下載附件
2020-6-17 11:23 上傳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途徑,既醫(yī)源性感染,主要是為感染者進(jìn)行消化道檢查后未徹底滅菌,導(dǎo)致其他人檢查時被感染。
在生活中如何預(yù)防感染?
首先,就是這次人大代表們提議的“分餐制”了(給代表們點(diǎn)贊),通過分餐制可以避免共餐時夾菜產(chǎn)生的唾液交換,防止幽門螺旋桿菌通過口口傳播。還有就是飯前便后洗手,吃熟食、避免口對口喂孩子,不共用牙具、餐具等。
微信圖片_5.jpg (26.28 KB, 下載次數(shù): 190)
下載附件
2020-6-17 11:23 上傳
此外,還可以進(jìn)一步進(jìn)行幽門螺桿菌感染篩查,目前常見的方法有血液抗體檢測、碳13和碳14呼氣試驗檢查。不過血檢陽性不能代表現(xiàn)在有感染,也可能是以前有感染過。如果受檢者血檢呈陽性且有消化道不適癥狀,建議進(jìn)一步進(jìn)行碳14呼氣試驗檢查,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rèn)的幽門螺桿菌檢查“金標(biāo)準(zhǔn)”。
333.jpg (120.96 KB, 下載次數(shù): 193)
下載附件
2020-6-17 11:24 上傳
微信公眾號尾圖.jpg (189.79 KB, 下載次數(shù): 174)
下載附件
2020-6-17 11:24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