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通,百業(yè)興。村干部告訴記者,藥用木瓜、茶葉是村里的主導產(chǎn)業(yè)。由于交通、通信等條件改善,今年以來,村里木瓜樹苗賣了30多萬元,茶葉銷售收入超過80萬元。
修水泥路、建4G網(wǎng)絡、通自來水……2019年以來,宜昌投入2130萬元,加快邊界農(nóng)村基礎設施建設,許多山村與外界的聯(lián)系越來越方便。
長陽榔坪鎮(zhèn)關口埡村位于宜昌西大門,平均海拔超過1000米,因農(nóng)產(chǎn)品難出山,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受限,一度成為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
“出入磨腳板,運輸靠背簍?!标P口埡村4組村民張甫興說,過去出村的路是一條羊腸小道。兩年前,自己和老伴趕集賣豬,老伴在前牽,他在后趕,走了兩個多小時才上318國道。
2019年,修路的消息傳到村里,村民奔走相告。為給施工讓路,張甫興主動移走100多棵木瓜樹,讓出自家部分山地,沒要一分錢補償。家家戶戶輪流為施工隊送水送茶、準備飯菜。通車那一天,村里熱鬧得像過年一樣,張甫興特地上路走了個來回,“路面平整,硬實,好走?!?/div>
如今,關口埡村水泥路里程達50公里,約占集中居住區(qū)域通路里程的78%。
63歲的村民許世才扛著鐵鍬沿路巡邏。他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初,村里為他提供一個公益性崗位——負責道路保潔、維護,一年收入4000元。
路通了,買車的村民多起來。
張甫興的兒子張世明在318國道旁開了一個榨油坊,今年他掏3萬元買了輛二手面包車,在村里收購油菜籽,為村民送油上門。
看到今年村民建房的多了,49歲的張祖興投資10萬元購買一輛農(nóng)用車跑運輸,往村里運送水泥、石材。
五峰灣潭鎮(zhèn)紅旗坪村:
手機信號都是滿格
視頻聊天、搶紅包、掃二維碼……當下時髦的詞匯,從60歲的鄧照銀口中接連而出。
鄧照銀家在紅旗坪村三組,當?shù)睾0?500多米,與恩施鶴峰縣五里鄉(xiāng)金溝村“只隔道田埂”。進屋,一個無線路由器擺在客廳顯眼位置。記者試了一下,手機很快連上WIFI,刷網(wǎng)頁、看視頻不卡頓。
呷一口茶,鄧照銀打開話匣子:過去,村里只有2個通信基站,因大山遮擋,信號無法全覆蓋,村民常滿山跑著搶信號。2019年,建設者在深山峽谷間連續(xù)奮戰(zhàn)幾個月,當年底,2個新基站在大坪、熊家窩坑相繼建成,4G網(wǎng)絡信號開通。
“你看,手機信號都是滿格?!编囌浙y的手機更新?lián)Q代,從老人機變成智能機。除在手機上交電費、社保費、話費,鄧照銀還加入親戚朋友組建的微信群,“紅包搶多了,我不好意思,隔三差五也發(fā)一個?!彼肿煲恍?。
鄧照銀的兒子在宜昌城區(qū)買房安家?!柏髠冊谕忸^忙,一年難得回趟家。我們想念時,就打開手機視頻通話,就像在自己跟前?!崩习槔钽y年說。
鄧照銀釀土蜂蜜、種植野生天麻,不少游客通過微信購買。掃描二維碼,微信轉賬,手機“嘀”的一聲,幾千元就到賬了。
2019年,常年在外打工的余明峰看到,村里到處都是水泥路和新修的房子?!凹依锖屯饷鎾甑靡粯佣?,還有綠水青山和好空氣?!庇嗝鞣鍥Q定留在家中發(fā)展苗木種植。
長陽漁峽口鎮(zhèn)板凳坳村:
自來水管鋪上山崗
板凳坳村與恩施州巴東縣水布埡鎮(zhèn)接壤,全村641戶2000余人,住在一條長長的山崗上。山崗平均海拔800米,地勢高,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
“世世代代最愁的就是吃水?!?5歲的板凳坳村一組村民覃德宣說,打記事起,冬天吃雪化水、雨天接屋檐水。幾十年間,他翻山越嶺走四五公里挑水,一根扁擔磨得锃亮。路修好后,村民把油桶架在板車上運水。因為爭水,村民紅臉、打架時有發(fā)生。
2019年,長陽從巴東跨縣引水,主供水管鋪了2.5萬米,加上入戶的分水管,供水管總長達10萬多米。
順著供水管,我們來到一個2米多高的蓄水池前。湊近一聽,容量50噸的蓄水池里流水嘩啦啦。“類似的水池全村有80個?!贝逯i介紹。
“以前家家戶戶用,現(xiàn)在成了擺設,再往后就是‘文物’嘍!”覃德宣把閑置的挑水桶收起來。
不少村民家里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跟城里人一樣,洗澡用上淋浴。
有了水,村民放心發(fā)展產(chǎn)業(yè)。今年,覃德宣把茶園面積擴大到15畝,每畝可收入5000元至8000元。村民覃先滿家生豬數(shù)量達50頭,喂水用上自動感應系統(tǒng)。6月25日,荊門客商一次性買走9頭肥豬,覃先滿收入4萬多元。
1 r3 _8 V( N, c8 S9 p: K* h
6 d q5 c L. q9 A; K; T: b/ z( \6 F/ L! q3 k3 A" c- B% ]9 i0 ^/ `
4 t) L' k" h8 `, K+ `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