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隨州論壇見習記者 楊儀凡 通訊員 王艷麗
“多虧了胡主任,帶我走上了致富路,成為農機手,開創(chuàng)了我的新生活。”曾都區(qū)府河鎮(zhèn)農機手馮大紅大力稱贊的胡主任,名叫胡道群,是府河鎮(zhèn)農機服務中心主任。
1995年,胡道群從襄陽農機學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府河鎮(zhèn)農機站,至今已扎根府河鎮(zhèn)從事農機推廣工作25年。有一首順口溜這樣形容農機站工作人員:遠看是賣炭的,近看是農機站的。長年奔走在田間地頭的胡道群,皮膚被曬得黑里透紅?;鶎愚r機技術推廣人員待遇不高,日常就是與農機具、農田、農民打交道,但胡道群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談起府河鎮(zhèn)的農機推廣歷程,他如數家珍:全市第一臺聯合收割機示范在府河,全市第一臺大中型旋耕機示范在府河,全市第一次軟盤育秧機械插秧示范在府河,全市第一臺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在府河,全市第一次艾葉收割打捆全程機械化示范在府河,全市規(guī)模以上的大中型農機合作社府河有4家……
25年的時間,使府河由一個當年僅有10臺農機具的鄉(xiāng)鎮(zhèn),變成農作物及其它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的農機大鎮(zhèn),這其中離不開胡道群等農機推廣人員的辛勞和努力。
“要不是胡主任的鼓勵,我還真堅持不下去。現在我成為農機手,收入提高,家里生活條件變好了,真少不了胡主任的功勞?!鞭r機手馮大紅說,他的妻子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家庭一直處在貧困的邊緣。在胡道群的帶動下,他參加了幾次機插秧示范現場會,決心走上農機手的道路。
在胡道群的鼓勵與幫助下,馮大紅于2014年購買了第一臺插秧機,為周邊農戶提供育秧與插秧服務,當年收回成本并略有盈利。嘗到甜頭的他于2016年購買了第二臺插秧機,2019年又購買了旋耕機?,F在的馮大紅,年機械作業(yè)面積400畝,一年純收入5萬元,家里的兩間土房換成了三間兩層的樓房,提及現在的幸福生活,馮大紅臉上樂開了花。
為幫助更多人了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走上致富道路,胡道群決定把各種現場會及推廣活動放在線上。疫情期間,他開辦了一場在線視頻農機技術培訓課,講解春耕備耕、生產資料儲備要求、農業(yè)機械操作保養(yǎng)維修、國家政策扶持等知識,在線的農民群眾聽得津津有味。課程不僅普及了農業(yè)知識,推廣了先進農機具,還幫助農民朋友為夏季生產做好準備,受到大家的歡迎。就這樣,胡道群成了一名農機“網紅達人”。
在胡道群的帶動下,府河鎮(zhèn)的農機手從無到有,從單個的農機手發(fā)展到農機合作社。目前,該鎮(zhèn)規(guī)模以上的大中型農機合作社有4家,其中,啟友農機植保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發(fā)展成為擁有5臺插秧機、10臺植保無人機、12臺聯合收割機的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全年作業(yè)收入40多萬元,還解決了周邊8名村民的就業(yè)問題。
提到下一步的打算,胡道群告訴記者,希望能在府河鎮(zhèn)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農機化服務鏈條,打造一個農機技術培訓網絡實訓平臺,把農機技術應用延伸到畜牧業(yè)、林業(yè)、水產業(yè),帶動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支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