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天天摸,www.欧美一区二区,夜夜夜夜操,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视频在线观看视频,欧美一级黄色网

搜索
返回百姓之聲
123下一頁
發(fā)新帖 回復
查看: 21557|回復: 46
收起左側

青溪巷

[復制鏈接]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fā)表于 2020-10-24 11:36:5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青溪巷在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在花溪巷理發(fā),從五眼橋小學旁邊的的巷子到蓋帝大廈,突然看到供電公司的墻上有塊青溪巷的牌子。以前從來沒有看到,或者從來沒有注意,原來這條狹窄的小巷原來還有個名字。
   經(jīng)常從這里經(jīng)過,從擁擠嘈雜的花溪巷進來,一邊是五眼橋小學,一邊是曾都區(qū)供電局。前面是花溪河,以前是臭水溝,經(jīng)過治理,已經(jīng)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再前面就是蓋帝大廈、青年路。
   有時走路路過這里,匆匆而來,匆匆離去,從來沒有特別在意。就像身邊的一個熟人,經(jīng)常見面,從來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天有人突然提起他,才想起了他的點點滴滴。
   走過青溪巷,到了青年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馬上就忘了這條僻靜狹窄的巷子。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2#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2:30:4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巷子口有個人賣甘蔗,自產(chǎn)自銷的本地甘蔗。雖然沒有廣東甘蔗那么甜,但新鮮,口感更好。買一根可以吃幾天,甘甜可口。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5:18:5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10-24 19:32 編輯

    中午吃飯,把碗端到門口一塊很大的空場子上,跟村里一個長輩聊天。
    我們村以前有幾個自然村,后來蓋新農(nóng)村搬到一塊來了。有陳關、呂關和幾個獨屋。
     有一戶劉姓人家去世早,老婆帶著孩子改嫁去了其他地方,再也沒有回來。有一戶李姓人家,兒子很小時挑塘泥用力太猛,落下病根,很早就去世了。老兩口去世后這家人就落了幕。其他人家都在村里繁衍生息,或發(fā)展壯大,或枝葉凋零,在這片黃土地上生生不息,上演著悲歡離合的故事。
     魯家弟兄一下發(fā)展成了十多家,近百人的家族。他們家出過局長,村長,在村里是樹大招風的名門望族。
    唐家有個兒子,快要成人時不幸夭折,收留了一個放牛娃改了唐姓,為兩口養(yǎng)老送終。這過繼的孩子生養(yǎng)了四個兒子,個個身強力壯。一個兒子在隨州辦企業(yè)搞開發(fā),事業(yè)風生水起,不幾年就掙下千萬家業(yè),讓唐家在村里風光無限。
   五四年時隨州發(fā)了一場大水,把沿河邊的旭光、五星村沖的片瓦不存,很多人背井離鄉(xiāng)外出逃難。有一個柳姓人家逃難到我們村,在村頭蓋了房子住了下來。柳家兒子后來承包了村里的水庫,養(yǎng)雞養(yǎng)魚。酷熱的六月,柳家人在雞舍里清理雞糞,然后挑到水庫里,劃船到水庫中央去喂魚。一家人勤扒苦做,辛辛苦苦把事業(yè)做大。后來又在水庫邊建了一個肉牛屠宰場。唐家的水庫和肉牛屠宰場先后被開發(fā)商征用,賠償了大筆拆遷款。
   老人越講越起勁,后來總結:現(xiàn)在講究男女平等,但是在農(nóng)村還是兒女雙全更好。我覺得說的有道理。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5:25:5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養(yǎng)個姑娘保個命,養(yǎng)個兒子保個姓。農(nóng)村真的是這樣。幾年十幾年看不出來,幾十年后就真的如此。有個村民和他三嬸住隔壁,有棵柳樹長在院子里,兩家為了爭這棵柳樹很多年不說話。三嬸沒有兒子,三嬸去世后這棵柳樹自然而然歸屬了他。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該用戶從未簽到

5#
發(fā)表于 2020-10-24 16:16:38 | 只看該作者
最冷的季節(jié) 發(fā)表于 2020-10-24 15:25
養(yǎng)個姑娘保個命,養(yǎng)個兒子保個姓。農(nóng)村真的是這樣。幾年十幾年看不出來,幾十年后就真的如此。有個村 ...

養(yǎng)個姑娘保個命,養(yǎng)個兒子保個姓。但是,保命比保姓更重要吧。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6:35:4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農(nóng)村里的人實誠,沒有太多的心計,老老實實生活。
    魯家的先人讀過書,生前給自己選了一塊墓地,讓后代在他死后把他葬在那里。后來他的墳頭長出了一棵粗大的柳樹,枝繁葉茂、隨風搖曳。柳家自此鴻運當頭,當官的當官,發(fā)財?shù)陌l(fā)財,好不威風。
   有一戶陳姓人家,獨兒子年輕時在北海艦隊當兵,英姿颯爽、威風凌凌。當兵回來后在村里娶妻生子,但好吃懶做不務正業(yè)。一雙兒女在家里無人照看,饑餓難耐,把洗衣粉當吃的,結果不幸夭折。陳妻看不到希望離他而去,留下他獨自一人,每天在城關鎮(zhèn)的餐館撿拾剩飯剩菜為生。以前的餐館沒有單間,大廳里擺放幾張桌子,沒有私密空間。他見誰的桌上客人好欺負,就故意在桌子邊吐痰擤鼻涕,讓人家沒有胃口,結賬走人,他就上桌大塊朵頤,風卷殘云。吃飽了再用糖瓷碗打包帶走,放進藤條編的小籃子里帶回家。我小時候就經(jīng)??此跉堦柸缪狞S昏心滿意足的挎著籃子回家。他還嗜du如命,有兩個錢就找人賭兩把。后來他死了,村里出錢幫他安葬,至今還不知道他葬在哪里。他那一間昏暗破舊的房子,風吹日曬雨淋后倒塌。他隔壁村民幫他清理了斷瓦殘恒,三間院子變成了寬敞的四間。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6:46:0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朱姓人家的老爺子年輕時販牛販馬,在險惡的江湖里闖蕩,見慣了刀光劍影鼓角爭鳴。老爺子省吃儉用攢下了不少袁大頭。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他率先給兩個兒子各蓋了樓房,這在我們村是很讓人羨慕不已的事情。老先生去世時,各路親朋守在床上等待他交待后事。他讓子孫們挖開廚房里灶塘前一塊空地,挖出一口用塑料布包裹的大壇子。里面滿滿一壇子袁大頭。他列了一個清單,兒子孫子侄兒外甥分的清清楚楚,然后撒手人寰。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6:55:3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董家有個兒子,在解放京山縣城時不幸犧牲,董家是烈屬家庭。每年縣里村里都要來董家慰問,并贍養(yǎng)董家老母。這也是我們這里唯一的烈屬家庭。
    還有一家的兒子在北京當兵,在8341部隊是個團級干部。他有一年到襄樊開會,順便開著吉普車回了一趟老家。老家人前呼后擁歡迎著遠離故土的游子,像是迎接自家的孩子一樣。后來他轉業(yè)到了北京市西城區(qū),一家人在那里落地生根,幾個子女都在很不錯的單位工作。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6:59:0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村子不斷壯大,由以前二十多戶一百多人發(fā)展成現(xiàn)在一百多戶四五百人,再加上外地搬遷來的居民,大概有一千多人。村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演繹著一出出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生活劇。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0#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7:19:4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10-26 11:14 編輯

    我們村后以前有一座小廟,后來被拆了,被一家政府單位征用。但寺廟里的樹木還在,一棵高大的槐樹下有一個碩大的磐石,青黑色的,四五個小孩在上面玩耍不擠。
   九幾年時,村里總是有年輕人夭折。有的十多歲,有的二十多歲。有的剛結婚小孩子嗷嗷待哺,有的正在談婚論嫁,讓人無限惋惜。后來有熱心的村民去求神拜佛,算命的先生說以前的寺廟被拆,得罪了神靈,神靈怪罪于一方百姓。后來村里熱心人集資建廟,每家每戶集資,在一棵大樹下面建了一個可以放神龕的簡易建筑。每到初一十五,那里有虔誠的村民來上香跪拜,香火從未中斷。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此以后,村里風平浪靜,再也沒有年輕人不幸的事情發(fā)生。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1#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9:20:5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晚上吃飯時又端著碗去了解了更多的內容。
    陳關所有的房子都是大地主張西亭的,他家有良田幾百畝。他兒子五大三粗,在日本人手里是隨縣保安大隊隊長。保安大隊長橫行鄉(xiāng)里,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連他本家的唐兄弟都對他恨之入骨。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本家?guī)讉€兄弟買來好酒好肉招待他,在他喝高了的時候一起動手把他砍死了,為老百姓除了一害。
    解放后,張西亭被抓,土地和房產(chǎn)沒收,分給了窮苦百姓。兒媳婦帶著一兒一女改嫁到裕民村。孫女嫁給一個吹嗩吶的,每每紅白喜事都看得到他的身影。孫子經(jīng)常被批斗,成分不好,沒有結婚。改革開放后學了一門補盆子的手藝,走村串戶補塑料盆子,賺取微薄的收益。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2#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9:30:1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解放后狠抓階級斗爭,把地主的房產(chǎn)土地分給百姓。為了防止地主反攻倒算,把地主都異地安置。呂關的地主有兩,分別安置在馬家榨和建設村,他家的外甥還住在我們村里。他外甥以前經(jīng)濟不是很好,后來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長大了,結婚住在村里,條件都還可以,蓋了一排長長的樓房。有個女兒和我同班同學。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3#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19:40:5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由于是村里的人,都是用的化姓。那個在北海艦隊當兵的人以前是建設村的地主,被異地安置到我們村的。他有個妹妹住在金屯。他父母死后葬在部隊旁邊一塊崗地,后在那里建了一所駕校。由于沒有后人,墳墓已經(jīng)不知所終,從村民的記憶里消失。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該用戶從未簽到

14#
發(fā)表于 2020-10-24 19:48:04 | 只看該作者
村莊歷史,也是一部小型史詩。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5#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20:37:3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大隨千年 發(fā)表于 2020-10-24 19:48
村莊歷史,也是一部小型史詩。

我要把這血淚歷史歸納總結后講給我兒子聽,告訴他一個道理:只有人丁興旺才能國富民強。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6#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4 22:09:2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陳家是建設村的地主,異地安置到我們村。剛解放時國家缺兵員,地主的兒子也可以當兵。陳家兒子本來準備去朝鮮戰(zhàn)場,后來黃岡地區(qū)發(fā)生特大洪水,他們部隊就去了黃岡抗洪。等到洪水褪去,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了。陳家兒子抗美援朝沒出過,當兵打仗沒扛槍。后來組建北海艦隊,他被抽調到北海艦隊,是一名汽車連上士班長。陳家兒子死了后,村里幫忙辦了喪事,還隆重地召開了追掉大會,支客沉痛地回憶了他當兵時的不俗表現(xiàn)。第二天送去殯儀館火化,骨灰暫放在殯儀館。自從他去世,幾十年來也沒有人去殯儀館祭奠過他。殯儀館后來搬到了塔灣去了,他的骨灰盒不知還在不在那里。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7#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5 07:32:3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了解歷史,感覺思想豁然開朗,生活中的不如意瞬間釋然,胸懷變的寬廣。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17-2-8 09:37
  • 簽到天數(shù):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18#
    發(fā)表于 2020-10-26 10:26:2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隨州的路名起的就是隨便,連接青年路和花溪街的就叫青溪巷,連接文帝大道和海翼至尊的就叫文海路,連接明珠路和吾悅廣場的就叫明悅路……,不過這青溪巷也算是歪打正著,有點清新脫俗的味道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樓主

    該用戶從未簽到

    19#
     樓主| 發(fā)表于 2020-10-26 12:14:2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隨天隨地 發(fā)表于 2020-10-26 10:26
    隨州的路名起的就是隨便,連接青年路和花溪街的就叫青溪巷,連接文帝大道和海翼至尊的就叫文海路,連接明珠 ...

    文海路與文帝大道平行,文海路連接迎賓大道和漢東路。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14-3-9 13:47
  • 簽到天數(shù): 1 天

    [LV.1]初來乍到

    20#
    發(fā)表于 2020-10-26 15:44: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拂曉森林 于 2020-10-30 13:34 編輯
    隨天隨地 發(fā)表于 2020-10-26 10:26
    隨州的路名起的就是隨便,連接青年路和花溪街的就叫青溪巷,連接文帝大道和海翼至尊的就叫文海路,連接明珠 ...

    一個人名,用幾十年就報廢了
    一條路名或地名,可能用上幾百上千年的,起名一點要慎重。
    隨州市以前沒門牌號,后來有一年市里集中往門上訂門牌,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幾乎所有的沒名的小區(qū)和路都是訂牌子的人隨意一想就起個名字,根本沒時間考慮弄好定點,也沒想過這個名字會世代使用,反正不是自己家娃,叫個啥跟自己沒關系,屎蛋,狗剩的就叫上了。
    你說的這些路名,就是娘不親舅不愛的地方被隨意命名的。還有很多奇葩名字,比如棉花小區(qū),內衣小區(qū),煤爐小區(qū),皮鞋小區(qū),磷肥小區(qū),化肥小區(qū),酒廠小區(qū),豬兒巷等等。
    還有些地名是解放初期起的,很有時代特色,如前進、勝利、保衛(wèi)、旭光、豐收,等等。
    建議負責給地方起名的部門單位,認真一點,慎重一點,起的名字多一些地方文化特色和韻味,別把這件事推給打字店做標牌的人去做。
    返回百姓之聲
    123下一頁
    發(fā)新帖 回復
    使用 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公司簡介 |  公司動態(tài) |  廣告合作  |  產(chǎn)品服務 |  誠聘英才 |  友情鏈接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聯(lián)系我們  |  幫助中心